第171章 查案

古代女子大多嬌小,人均身高在一米五六之間。而知府別苑的丫鬟大多貌美輕盈,顯然經過精心挑選,人均身高一米六二左右,胖瘦高矮都很勻稱。

而一旁停放著的屍體,公孫琢玉目測了一下,大概有一米八出頭的樣子,顯然太過高大了些。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他隨手從旁邊的花瓶擺件裏抽了根長長的花枝,而後走上前一點點掀開了白布。

雖然那具屍體雖然已經腐爛得只剩森森白骨,根本分辨不出重要的男女器官。但公孫琢玉觀察了一下,發現其頭顱下頜骨粗大,且盆骨外形狹小而高,盆腔既狹且深,下口狹小,分明是一名男性的屍骨。

有點經驗的仵作都能看出來。

公孫琢玉從地上起身,用那花枝子指著知府大人,嘖了一聲:“一看您就沒讓仵作驗屍。”

那屍體不知為什麽,味道相當刺鼻,知府捂著鼻子嫌棄躲過,氣急敗壞:“混賬,已經爛成一堆白骨,有何可驗!”

古人信鬼神。那屍體身著紅衣又墜於古井,死得太淒厲了些,自然能避則避,找個替罪羊出來平息此事也就罷了,誰曾想半路殺出個公孫琢玉。知府想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公孫琢玉扔掉花枝,拍了拍手上的灰道:“回稟司公,這具屍體盆骨狹小,身高八尺,顯然是一名男子,不可能是失蹤的丫鬟丹秋,倘若不信,喚來仵作一驗便知。”

杜陵春聞言目測了一下那屍體的身高,發現確如公孫琢玉所言,眉頭一皺,聽不出情緒的問道:“蘇道甫,你如何解釋?”

死的人是誰杜陵春不在乎,怎麽死的他也不在乎,但蘇道甫一行人試圖在他眼皮子底下糊弄過關,擺明將他當做了傻子。

知府頭上冷汗涔涔落下,然而支支吾吾了半天,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下官……下官……”

他眼角余光瞥見公孫琢玉正在一旁看熱鬧,心中暗恨,咬咬牙,幹脆直接跪在了地上:“司公恕罪,實是下官無能,未能查明真相,不如將此案交於公孫琢玉審理,他聰慧過人,想來定能查個水落石出!”

那句“聰慧過人”誇得不情不願,堪稱咬牙切齒。

杜陵春心想真是一幫酒囊飯袋,將茶盞放在一旁,用帕子擦拭著手心,垂著眼漫不經心的問道:“既然什麽事都要交予公孫琢玉去查,那要你這個知府有何用處,嗯?”

知府叩首不起,壓根不敢擡頭答話。

公孫琢玉無所謂,反正頭都冒了,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對杜陵春拱手道:“下官雖無能,卻也是一縣父母官,不願見清白之人含冤,願鬥膽一試,請司公準許。”

滿座之人,唯他不卑不亢立於堂下,只讓人想到“正氣凜然”四字。

杜陵春從未見過這樣的人,目光幽深了一瞬。若說公孫琢玉剛正不阿,他卻比那些自持清正的文臣懂得變通,若說公孫琢玉阿諛奉承,他卻又與周遭貪腐之輩格格不入。

杜陵春認真問他:“你當真要查?”

公孫琢玉俯首:“自然要查。”

杜陵春心念微動,聲音沉沉:“只為了一個奴才?”

公孫琢玉:“奴才也是人命,是我江州子民。”

他這話一出,旁邊侍立的仆人皆面有動容。

這是一個命賤如草的朝代,每天都會有無數的人死去。奴才則是最低賤的一種人,他們的身家性命全部都系在一張賣身契上,生死皆由主人打殺。

知府為何會推淩霜出來當替罪羊,無非因為她是一個奴婢,一個微不足道,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奴婢,一個死了便死了,不會有任何人在意的奴婢。

人生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然一世為奴,死時卻連個清白名聲都落不下,未免太過可悲。

杜陵春深深看了公孫琢玉一眼,半晌後才出聲:“既如此,本司公便讓你查。”

他從座位上起身,衣袖拂過座椅,帶起絲綢特有的聲響,緩緩走至公孫琢玉面前:“只是本司公剿滅前朝亂黨後,不日便要回京復命,沒有太多的時候給你,三日之內倘若查不到蛛絲馬跡,那名叫淩霜的奴婢便是真兇。”

杜陵春不會在一件無關緊要的案子上浪費時間,真兇是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個交待。但他忽然很想試試公孫琢玉的深淺,看看他是否能查出真相。

杜陵春靠近他,壓低聲音道:“但你若真能查出真相,本司公必當奏明聖上,嘉獎你能力卓絕,入京為官,指日可待……”

離得近了,公孫琢玉甚至能隱隱嗅到杜陵春身上名貴的沉水香料味,淡淡的沁人心脾。聞言更是眼睛一亮,打了雞血也不過如此,京官可比江州這個小地方強多了!

公孫琢玉心裏美滋滋,面上卻還是要謙虛謙虛:“下官只願查出真相,還死者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