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入坑第五十六天

在主持人背後的巨幕屏上, 顯示出劇目的電影名和場景片段名,以及表演者的名字和預告照。

預告照是節目錄制的前一天,每位學員和嘉賓最新拍攝的。

古裝扮相充分還原了電影, 熟悉電影的人對這個造型並不陌生, 但這身裝束的主人卻換成了兩張新的面孔。

現場粉絲的尖叫聲還未停止, 舞台燈光漸暗下來, 巨幕屏上畫面一轉, 實況轉播側方拍攝棚內的布景。

“開機!”

這是部正兒八經的權謀電影,講述的是二百余年的明史長河中,那剛烈恢弘的朝代風骨背後,巍巍宮墻下, 廟堂之高內, 效忠皇帝的宦官十二監與內閣之間詭譎暗湧的政治鬥爭。

皇帝是都人之子, 生母卑微, 先帝在位時並不受寵愛, 而先帝皇後早逝, 獨寵皇貴妃, 皇貴妃貌美年輕, 先帝極盡寵愛,子孫緣卻淡薄,腹中一直了無音訊。

先帝在盛年駕崩,禦天前並無遺詔, 皇位空置,頓時整個宮內腥風血雨, 兄弟鬩墻, 骨肉相殘。

皇貴妃選中了現在的皇帝, 二人結盟, 母家父兄扶持,送他坐上了皇位。

本以為就此令母家把控朝堂,皇帝卻一改之前懦弱溫和的模樣,露出本性的獠牙狼爪,連同十二監那群陽衰陰盛的閹人,開始對抗內閣和太後母家。

內景幾乎還原電影的仁壽宮躍然於屏幕上,溫荔所飾演的太後正斜倚在珠簾後的榻上小憩。

直到內侍從殿前小跑而來,弓腰小聲附在她身邊說:“太後,萬歲來了。”

太後睜開眼,腳步聲愈來愈近,年輕的皇帝大步掀簾而入。

繼位初期,皇帝對太後的態度還算孝順,而隨著朝堂勢力的變化,十二監和內閣的勢力紛爭,“母子”間的虛與委蛇再難維持。

宋硯飾演的皇帝,俊美疏朗,眉眼如畫,五官深邃,線條棱角分明,一身常服和帝冠襯托得他更矜貴威嚴。

“張學士已認罪,今兒午時在牢中自縊了。”皇帝微微一笑,“兒子知道張學士是先太子與母後的啟蒙老師,於是特意趕來寬慰母後,望母後節哀,切勿憂思太重,以傷鳳體。”

太後坐起打量皇帝,細語暗諷道:“我本不知道,也不憂思,皇上卻特意來告知我,真難為你一片孝心。”

鏡頭此時切到溫荔的特寫,她表情是笑著的,眼裏夾雜著恨意,即便被自己的老師被自己親手扶持的皇帝給迫害致死,傷心又憤怒,她高傲的語氣和作態仍是不減絲毫。

特寫鏡頭很考驗演員對五官和情緒的控制,微表情稍微不對就有可能被專業人士糾出錯誤來。

評委席和大眾評審席的所有人都在細細觀摩。

比起還不成熟的那些新生代演員,能夠有機會對經驗豐富的成熟演員表演進行內心評估,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這段戲才開場兩分鐘,現場觀眾鴉雀無聲,已經被演員帶進了劇情,感受到了皇帝小勝後的得意和陰狠,和太後失利後的悲戚與震怒。

皇帝和太後有來有往的對話,在皇帝眼中,太後和他歲數相差甚微,換做尋常人家的姑娘,芳華妙齡,這個年紀想的都是書畫詩詞,郎君小意,學的是女工刺繡,天真爛漫,嬌俏動人。

而她呢,一身太後常服,沉重的大衫霞帔,萬金貴重的綾羅珠寶,那雙丹丹玉蔻,不拿工筆不握繡針,偏偏要抓緊著那無上權力不放,她不愛郎情妾意,在這個男權為尊的時代下,偏偏踩在了全天下最尊貴的男人頭上,不斷踐踏皇帝的尊嚴和真心。

今天的博弈中,皇帝終於看到了她高傲外表下,稍微有那麽絲柔弱和人情的女兒家心性。

他恨她囂張跋扈,從不把他當男人看待,卻又忍不住愛她的明艷驕矜,做了她手底下的傀儡,如今傀儡想要掙脫魚線,身體在拼死抵抗,一顆心卻怎麽也掙不脫。

皇帝動了動喉結,一改之前的語氣,柔聲勸解太後,暗示她只要撒手內閣,她就永遠是這仁壽宮的主人,他的母後,大明的太後。

太後還陷在對老師的哀念中,選擇以無比諷刺和居高臨下的口吻對皇帝說:“借那些閹人的手對付忠臣,這樣的皇上說的話在我看來就連那三歲小兒都不如。”

皇帝被激怒,擰著眉握上太後的手腕,低腰將人狠狠按在榻上。

本來安靜的前方舞台,觀眾席那邊傳來激動的低呼聲。

評委席的幾位就相對淡定多了,還有人特意偏頭對於偉光說:“當初看的時候沒覺得有這麽刺激啊,於導你很敢拍啊。”

於偉光表情復雜,幹笑兩聲。

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主線劇情都是權謀,整個感情戲的片段cut時長加起來還不到三分之一,這段偽禁斷的感情戲,主要是為了諷刺那個年代在至高無上的皇權下,無數人趨之向往的宮闈中,封建貴族間其中的腌臜並不少,是於偉光拍出來諷刺封建皇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