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2頁)

“也沒多久……”,時笙想了想,“好像也就一、兩天吧……”

他自己動手做八物腎氣湯和一夜傾城玉肌膏時,是他將記憶力提高至過目不忘之後了,所以,他還真沒準備多久,就上手了,反正都已經記住了,也不會出錯。

至於……火候……

對於一個在做飯上自小就天賦的人來說,火候會難以掌控嗎?!

不存在的!

大師孫德善的眼中再次流露出震驚之色,眼中異彩連連,看時笙的模樣就像在看一個寶貝,試探著問道:“你知道八物腎氣湯中這八物各自的藥性嗎?”

時笙心裏隱隱有了一絲猜想,這絲猜想,讓時笙的心跳都加快了一拍。

不會是他想的那樣吧?

怎麽可能?

這可是國手大師孫德善啊……

多少人想重金想請他出手診脈,都不一定能排得到。

這樣的大師怎麽可能隨隨便便收徒?

時笙想通了,心裏有一絲失望,但還是很認真的將這八物的藥性都背了一遍,甚至不只是藥性,連這八物各在的產地、生長的習性、藥材的產期都如數家珍般一一道來。

沒有一絲停頓、沒有一個錯字。

十分鐘後……

小夥計的下巴徹底掉到了地上,“你……你家裏是有人學醫的吧?”

“沒有啊……”

“我就是自己喜歡……瞎琢磨的。”,時笙有些害羞地回答道。

雖然,手上那兩本《奇方精匯》講述得都已經很詳細了,但是,時笙現在也能明顯地感覺到他一個人沒有方向、沒有系統的瞎研究,既浪費時間、效果還不好。

比如中醫須會的“望、聞、問、切”四法,對於前三種,他就只能是自學個囫圇,對於最後一種的“切”字法,他是一丁點兒都不會。

蕭然很早就和他提過,讓他正正經經的拜一個師傅。

可是,好的師傅又哪裏是那麽好找的?

蕭然都沒有門路,更何況是他和秦鸞?!

今天,能在德善藥坊見到大師孫德善,時笙都已經驚喜不已了。

“自學的?”

“小夥子,你是喜歡學醫嗎?”

大師孫德善慈愛地看著時笙。

“嗯。”

“我很喜歡中醫,它非常有魅力!”

“我覺得中醫是探索人體宇宙的一把鑰匙,非常神奇,所見非所得。你以為你是更年期或是心臟病,但其實……你只是上火了。”

時笙想到剛才的那個婦人,雙眼放光。

你看,中醫就是這麽神奇。

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症開藥,當人身體反應出來的症狀,經過系統檢查不是他們所想的病症時,他們就會束手無措,無法醫治。

只有中醫才會挖掘本源,以本氣辨症,也才能真正找出病源所在。

一瓶小小的黃蓮上清片就可以搞定。

不只那婦人覺得神奇,時笙也覺得神奇啊。

並且,經此一事兒,他對中醫更加的癡迷了。

“我尤其是喜歡那些凝結了古人智慧結晶的古老醫方,直至今日它們依舊為現在的人類健康做出貢獻。讓如今的人類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優化完善這些古方,讓它們發揮更大的威力,解鎖人體更多的奧秘!”

這也是時笙今後想要做的事兒。

時笙在說這些時,他不知道,他的整個人都在發光。

大師孫德善在時笙的身上不但看到了興趣、毅力、天賦,他還看到了一個小小少年萌芽的決心和擔當!

那是……華夏中醫的未來!

這麽多年,他們中醫一直被西醫壓了一頭。

就因為西醫見效快!

可是,人們哪裏知道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西醫是治標不治本的。

想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見效自然是慢的。

看到全國越來越多的西醫醫科大學,而中醫醫藥大學卻日漸稀少,做為一代名醫國手,孫德善如何不焦急遺憾難過?!

他怕他們老祖宗傳了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會漸漸沒落失傳啊!

可是,他已經年近八十了,精力遠遠不如從前。

別說教徒弟,就是開堂問診,也只能是偶爾一次為之。

可是,今天這個少年的出現,讓大師孫德善似乎看到了一種薪火,那是可以燎原的希望,也是對華夏千年中醫藥不會落寞的堅定信念。

“小夥子,您願意跟著我學醫嗎?!”

大師孫德善雙眸泛起柔和的笑意,緩聲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