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賽會紀錄(第2/7頁)

待得四面謝幕完畢,穆煥與黎昕再次兩步蹬冰靠近了裁判席,再一次地謝幕。

坐在裁判席上的李瓊忍不住地微笑。

她銘記裁判的公正立場,也知道在這個謝幕過程裏自己應該繼續保持裁判該有的距離和嚴肅感。

但做不到。

這兩個孩子太出色。

就像是面對自家成就斐然的後輩一樣,總是免不了地有些偏愛,看見他們的成功會讓她發至內心的喜悅,在反應過來的時候,笑容就已經掛在了臉上。

李瓊的目光在兩個人謝幕結束,抱著一個日出娃娃準備下冰的時候,視線落在了自己面前的打分系統上。

大部分GOE為正的技術動作,還有總分75分的藝術分,會不會太高了一點。

這樣的分數面板李瓊很少看見,只有安德列夫這一組偶爾會拿下這樣的漂亮的高分面板,如今是第一次出現在除了那兩個人以外另外一對新人身上。

她甚至有點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心態變化影響了公正性,讓她給了穆煥他們的過高的分數。

有點忐忑。

李瓊的目光追隨著兩個下了冰的孩子,眉心微微蹙了一下。

在她落下分數的時候,這些分數已經提交到了系統裏,她已經無法再做出更改。

如果自己的心態影響了裁判的公正,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華國需要在裁判席裏擁有自己人,哪怕那名裁判並不會因此而偏向自己國家的選手,但裁判間流通的信息是有必要的。

她必須在裁判和滑聯裏收集有用的信息,才能夠在新的賽季為自己國家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方向指導。

如果她因為這次的打分而被投訴,華國暫時就沒有可以在這個圈子裏打聽到有用消息的人了。

唉。

自己怎麽這麽不小心。

李瓊心裏忐忑著,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擊,視線牢牢地落在頭頂的積分榜上,等待這兩個孩子的分數出來。

分數出來的比意料的慢,有裁判一直沒有遞交最終的分數。

是藝術分。

藝術分是一個非常唯心的分數,裁判的審美各不相同,看事物的點也不同,所以亞洲裁判和歐美州裁判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分歧。

李瓊想一下上次看見這個節目的時候,裁判是因為什麽才給了這兩個孩子68分?

與她來往密切的裁判告訴她,《權力與傲慢》是一部典型的歐洲名著故事,亞洲人的演繹很難達到該有的效果。

還告訴他這兩個孩子的演繹過程有種莫名的別扭和生澀感,感覺就像是他們硬演出來的,無法讓人代入。

除此以為,就是本該對新人進行的壓制。他們是靠著高技巧拿下了高分,但整個節目並不成熟,如果不能在藝術分上略微壓一點分,讓他們超過了安德列夫的那對組合,會導致雙人滑失衡,更多人去追逐高技巧分,而忽略了藝術分。

事實上,這一次的比賽,位於中上遊實力的組合,確實多多少少都出現了心態失衡,開始追求高分動作,讓一場本該投入欣賞的比賽,變成了滑稽的摔跤大賽。

所以,還會被壓分吧。

這兩個孩子已經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地拿出了更加出色的節目,一個完美地平衡了技巧的和藝術性的自由滑,但作為新人,裁判們一定會像上次一樣,選擇壓下分數吧。

李瓊想到這裏抿緊了嘴,有點不甘心。

憑什麽新人就不能拿冠軍?

憑什麽新人就一定要被打壓?

新人的訓練就比老人輕松嗎?如果他們拿出了足夠實力的節目,就不能公平地打出他們本該獲得的分數嗎?

還是說……裁判的打分狀態可能會受到這兩個孩子信息素傳聞的影響?

那個什麽“鯡魚罐頭”的傳聞簡直太過分了!這些外國人怎麽可以忽略競技性到這個地步?

還是說,這是米國針對華國運動員的一個陰謀?

李瓊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悲觀,仿佛自己已經看見了結果。

但就在她氣的眼眶已經隱隱發紅的時候,分數出來的,李瓊仰頭看著積分榜,目瞪口呆。

……

“滑的真好。”看著在冰上謝幕的穆煥,於星醇擡手赧然地抹去了眼角的淚,“我太激動了,自己的孩子怎麽看都是最好的。”

徐東宇說:“不,他們是真的滑的很好。因為你,我一直對花滑關注,之前是單人滑,如今是雙人滑,相信我,我知道他們滑的有多好。”

於星醇被再次表白,窩心地笑:“這些年辛苦你了。”

徐東宇的目光柔軟下來,鼻尖貼在了於星醇的額頭,說:“怎麽是辛苦呢?小煥這麽出色,追著看他的比賽對我也是一種放松享受,我很高興他可以成為我的孩子。”

掌聲漸歇,穆煥和黎昕下了冰,再一次轉身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