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下公卿

丹羽郡木下城,距離已經被齊敏更名為清洲城的國守下津城四十裏。

這裏是尾張國最北的土地。

說起來,尾張國,和中原內地的一個大縣,面積可能差不多,比之幅員遼闊的大齊邊境的縣、鎮等,面積還要小上許多。

距離春節還有幾天的時候,陸寧跟隨恭子到了木下城。

現今情勢逆轉,陸寧倒儼然成了恭子的跟班,這可能使得她極為享受,時常將陸寧帶在身邊。

真冬姬和輯子、資子還是沒有離開陸寧所住的莊園,不過真冬姬倒是每日需去剛剛開館的上使館坐衙,和中原官署不同,海外上使館,沒有晚衙,白天兩個時辰的坐衙時間,在極少齊商及移民事務處理的情況下,上使館主要還是和本地權貴打交道,以及宣揚大齊文化,博得本地人的好感。

令陸寧有些無奈的是,和江戶上使館及安東、靜海兩道,還有北方、西北及西南部落一般,這尾張國,也來了幾名大齊的傳教士。

在帝龘成為中原天帝並進入諸多寺廟成為頂格神祇後,漸漸形成了一個極為狂熱的群體,自稱為衛道士,他們攻擊其他教義中的至高神,認為帝龘才是萬神之主。

甚至很多中土佛傳都不得不隨著這種狂熱的情緒修改教義來適應中原這種新局面而生存下去。

而衛道士們,得到了東海百行的資金支持,前往四方傳道。

當然,這個道,並不是道家的道了。

從某種角度,陸寧覺得,其實儒家文化也是一種宗教,只是,其輻射擴張,靠的是文化的潛移默化,而從來不需要什麽傳教士。

而其帶來的根本影響,從生活習俗到道德觀念,其實比很多宗教,還要廣泛的多。

但其影響力,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發揮效力,遠不如其他宗教,用信仰神祇來搞定一切。

衛道士們,自然和大多數宗教的傳教士一樣發現了傳教的訣竅,“帝龘”這個至高神,和中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成了他們對外傳教的關鍵,令對方狹義上先相信“帝龘”這個至高神的存在,成為“修士”,如此得到“帝龘”的庇護,今生行善,來世光明等等,中原的泰山,便是修士們的聖地之類,如此種種,中土文化和至高神之類宗教大雜燴。

而且,“帝龘”在人間的化身,便是中原大齊皇帝,是為天子,又使得大齊,更進一步得到了君權天授的正當性。

對衛道士群體的誕生,陸寧倒是猝不及防,想想,可能是怪自己做太多了,經常單槍匹馬破城的武德就不必說了,新學帶來的啟蒙科學觀念的沖擊,在這些理論指導下齊人重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這些理論得到的驗證,可能,自己不被奉為真神都有些不合邏輯。

而當東海百行二十一位大掌櫃聯名給內府上書,希望資助“衛道士”們海外傳道,以此教化蠻夷,提高齊人在海外地位,使得齊人在海外一些沖突中能獲得更高道德的話語權,並分解、對抗一些海外以教團結合在一起的頑固勢力等等。

對此,陸寧采取了默許的態度,靜觀其變,歷史的車輪,在自己的影響下也自然形成了另一種慣性,到底結果如何,只能用時間來證明,自己強行阻撓的話,其實可能是在犯第二個錯誤。

只是,“衛道士”這個名字,陸寧第一次聽到覺得有些怪異,後來才想起,後世這個詞匯被賦予的貶義色彩,不過,這個念頭也就一閃而逝,畢竟現今是現今,後世是後世。

來尾張的,有三名衛道士,都是男子,在上使館幫助下,買下一處房屋作為教觀,供奉上天帝帝龘神像,又在教觀中設了廣濟院,做善事施舍窮苦人等等,以此發展信徒。

不過,從本質上,天帝道還是一種大雜燴的多神教,宣揚中原文化善惡觀念而已,並沒有一神教的那種攻擊性,但是,顯然衛道士中不乏極為睿智之士,提出了不將天帝封為至高神的一切教團都是惡徒的觀念,從傳道的角度,這自然是有識之士,而現今來說,這一群體,又是衛道士中,最為激進的派別了。

而且,為了顯示衛道者的決心和聖潔,衛道士都發誓終身不婚配,從某種角度,這也是令衛道士在信徒中擁有威信得到信徒敬仰的一種方式。

陸寧自覺,如果自己參與進去,這些東西,自然都是必須的,卻不想,衛道士中的智者們,同樣可以很多世俗,都看得明明白白。

後來,聽說,那些被稱為“長老”的智者們,很有一些是道士、佛陀轉變而來,更有幾人真的堅信見過帝龘顯聖,甚至見過自己帶天書入人間傳授宇宙大理的影像,而且,這些人是真的信,甚至不乏為了證明直接殉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