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2/2頁)

如果許姑娘當真是不好的,我會盯著她,希望……也能改善她。大哥,我們家有今天,都是靠你奮鬥來的,努力來的,我不能坐享其成,而不願意付出。所以,請大哥成全,我願意試試看,就算結果是糟糕的,我也會做好承擔的準備。大不了……就是被人騙了而已。”

秦放聽他這樣說了,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秦守業和許蘭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來了,定在年初兩月。

因為秦守成要考試,所以秦母沒有過來,秦守業和許蘭的婚事,只秦父過來了。五天後,秦守業和許蘭搬出了將軍府,秦父出錢,在雲襄縣給他們夫妻買了一棟兩進的院子,算是分家了。

而秦守業也離開了軍營的賬房,轉而去了皇糧加工廠的賬房。

三月,也就是昌平五年,吏部調遣秦放回京,官職待定。秦放在雲襄縣的事務開始交接,朝廷沒有給雲襄縣調任新的守城將軍,馬場的事情有秦放提拔的楊校尉負責,軍營的事情有呂校尉負責,至於縣城還有楊縣令。

雲襄縣就算修好了路,可畢竟是偏僻之地,如果曾經表示出了礦石,還當真沒有人會在意。

這年,秦放二十五歲,官位正五品。

四月,秦放把雲襄縣的事宜交接完之後,正式啟程回京。此行,秦放夫妻帶著兒子、蓮嬤嬤等婆子,還有私衛等隨行,將軍府的護衛、秦家人等余下的下人,等秦放他們安頓好了再跟上。

楊縣令、楊校尉和呂校尉送他們出了雲襄縣地界。楊校尉和呂校尉是跟隨秦放從永州邊關來雲襄縣的,但是他們不是秦放的私兵,所以秦放回京任職,他們則留在了雲襄縣,他們和秦放供事快十年了,從邊關的六年,加上這裏的三年,這份友情之深也可想而知。

楊縣令:“秦將軍,此行一路保重。京城是所有是非、所有矛盾的起源之地,還請千萬珍重。”楊家在三代內是沒有科舉的可能了,但是,他跟著秦家人修路,功勞不少,憑借這份功勞,楊家在雲襄縣足以安身立足了。而且因為土豆粉和番薯粉的關系,楊家現在不缺錢了,日子過的著實不錯。楊縣令覺得,在這偏僻的地方當縣令也挺好的,富裕繁華的地方矛盾多,不適合他這種家族有汙點的人。

楊校尉:“將軍,萬事珍重。”

呂校尉:“將軍,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我們兄弟都在。”

楊校尉和呂校尉是秦放一手提把的。當初,如果沒有秦放的提拔,他們還在邊關當著百夫長,或者說上了年紀之後,帶著一身傷回到了老家。但是現在,他們雖然還是正七品的校尉,可到底也是朝廷命官。而且一個管著馬場、一個身在軍營,在這裏也很是安逸。不過,如果秦放需要他們,他們一定義不容辭的。大家從軍營裏出來的血氣並沒有被這安逸的生活給磨滅,秦放帶著他們訓練,並沒有因為這安逸的日子而松懈。

秦放道:“大家也珍重,家弟在這裏還請各位照拂一二,但如果秦家人有犯事的,觸犯國家律法的,大家也不用留情。”

“珍重。”

“珍重。”

婦人這邊,幾位太太們也是依依不舍。平日裏雖然交情不是很深,但是相處的也很愉快,現在楊海燕要去京城了,來日不知道什麽時候再見,也許……再也沒有機會了,故而大家的心情總歸是有些沉重的。

楊海燕和她們一一告別之後,上了馬車。京城,又是什麽樣的呢?跟現代的北京一樣嗎?那皇宮,跟故宮一樣嗎?

京城,那是權利和欲望最集中的地方,榮華富貴也伴著步步驚險。

秦放騎馬來到馬車邊:“此番回京也不急於一時,你一直想到處走走,正巧回京路上,我陪你到處走走,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