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拜師禮正式開始之後, 杜科便坐在上座,下座一邊是秦爺爺、秦父、沈禮賢,因為這是家事, 縱然沈禮賢身份高, 也不能坐在秦爺爺和秦放的前面。而秦守業、秦守成和牛蛋則站在秦爺爺和秦父的身後。

另一邊是秦奶奶、秦母, 而秦思芽和秦秋芽則站在她們的身後。

接著,秦放和楊海燕一同進來了, 進來之後, 楊海燕坐到了秦母的旁邊, 秦放開始行四拜禮。

所為四拜禮, 自然是要四拜,連續四拜,但是每一拜都非常的講究, 不僅手腳講究,就是跪拜時, 先跪那只腳也非常的講究,再比如起身時, 先起那只腳。

行四拜禮,先跪的是左腳,次屈右腳。

但是起來的時候卻是相反的, 先起的是右腳,次起的是左腳。

每一次都是一揖而後拜,不可急迫, 要從容。

好在這四拜禮在杜科來之前, 秦放就找人教過的,他找的是縣城學院裏的夫子,那是孔老夫子的學生, 對這些禮儀極其的熟悉和講究,教時一絲不苟,每一個動作都標準極了。

秦放學時,也每一個動作都是標準到位的。

不過,家裏行四拜禮,還是沒有學子們拜孔老夫子行四拜禮時慎重,那時還有吟唱官。

而自家,就不講究這些了。

待秦放行四拜禮之後,杜科給了一把刀。

一般情況下,老師給學生的都是文房四寶,但秦放是武將,且文房四寶給了他也是浪費,所以杜科給的是武器。不得不說,杜科這次收徒,雖然是皇上點撥的,但他也是真心誠意的,且也是用了心思的,不然,一套文房四寶了事了。

對武將而言,一把好的武器,猶如多了一條命。文房四寶在秦放手中絲毫沒有任何作用,但是一把好的刀就不同了。

秦放雖然沒有接觸過好的武器,但是當他接住這把刀的時候,從手中的分量便能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

杜科道:“看看,喜歡嗎?”這話問的……就算不喜歡,長者賜,也只能說喜歡。

可杜科這樣問了,必然是料定了秦放會喜歡。為何料定?因為這是一把好刀。

秦放從刀鞘中拔出刀,一抹冷光從刀尖閃過。

沈禮賢首先出聲:“好刀。”

眾人看向沈禮賢,便是秦放也看著他,說起來,只有握住刀的時候,他才知道這是一把好刀,但是光看,他是看不出的,之所以覺得刀好,也不是他對刀有多了解。而是……這把刀真沉。

杜科挑眉:“你認得?”

沈禮賢道:“據說啟國開國前,杜家先祖陪著太元祖打天下時,手中有一把大刀,非常的霸氣,。只是啟國成立之後,杜家子嗣棄武從文,那把刀便再也沒有人見過了。我還聽說那把刀還有太元祖的親筆題詞,不知可有?”

秦放沒有想到這把刀還有這等來歷,如果是真,那他便不能要了:“老師,這刀……”

杜科擺擺手:“不是這把。你知道啟國的起源嗎?”

“這……”秦放猶豫了一下,如實道,“前朝腐敗,太元祖帶著下屬奮起……”

杜科打斷他的話:“這些大家都知道,史書上也有記載,那你可知道,他們是靠什麽去打的?”杜科問秦放,也撇過沈禮賢,“禮賢,你可知道?”

太元祖:啟國的開國皇帝。

沈禮賢搖搖頭:“我還真不知道。”

這時,楊海燕道:“盜墓。”

她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她,就連杜科,眼中也流露出驚訝:“此話怎講?你又是從何聽來的?”

這其實並非楊海燕知道劇情,劇情中也沒有提起這些。楊海燕剛發現自己穿書時,看過很多啟國的書籍,有律法的,也有雜記的。關於雲襄縣、梁王的時候,她是從雜記上看的。而關於盜墓一說,也是如此。

只不過,這種事情不光彩,所以她沒有同秦放提起。

而今杜科問了,楊海燕坦誠道:“我曾看過雜記,雜記中有提到,太元祖原是平民出身,家中有些恒產,勉強算得上小地主。他帶著下屬起義,手中沒有兵器,於是有人提起,盜墓挖掘兵器。一般情況下,有兵器下墓的墓主,身份都不一般,而這兵器,必然也不會差。老師,我也不過是從雜記中看到的,也不知真假。”

杜科贊賞的看著楊海燕:“這件事確實是真的。”

沈禮賢:“可史書上並沒有記載。”

杜科:“史書是人寫的,自然也可以改。而且,你們所見的史書,未必是真正的史書。鄉君說的這件事的確不假,家淵深厚的人家基本都知道,皇族也從未禁止別人提起,因為不管太元祖是怎麽起來的,他結束了前朝的腐敗統治,給了老百姓喘息的機會。我要說的是,當年,我杜家先祖的那把刀,也是這樣來的。

那把刀伴隨先祖半生,又得太元祖在刀上提了字,故而那把刀先祖便不舍得再用,從此供奉在杜家祠堂裏。之後,先祖又耗盡心血,找盡材料,為打一把一樣的刀。刀身、身重,都和那把一模一樣。只是,材料找到,刀打好,先祖年事已高,也拿不動刀了。故而這把刀一直在杜家的庫房裏,還沒開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