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4頁)

可鄉下人裏的人都是節省慣了的,哪裏舍得花錢。

楊海燕想著,老人家舍不得花錢,現在住到了雲襄縣,她拿著買了的肉菜送去,他們總是願意吃的,因為他們更加舍不得看著這些菜壞掉。

蓮嬤嬤突然道:“來了來了,鄉君您看,那邊有幾兩馬車過來了。”

楊海燕也看見了,就算來人看不清,因為有些距離,可瞧著好幾輛馬車,定然是秦家人的。

果不其然,等他們近了,確實是秦家人,因為為首的是黃虎子騎著馬,在他身後趕馬車的是秦父。秦父三兄弟都會趕馬車,秦家自然沒有馬車,但是秦家有地,所以租用過別人家的牛車和驢車,這趕馬車和趕牛車趕驢車是一個道理的,所以秦父三兄弟都會趕馬車。比起牛車驢車,跑的快的馬車幹起來,才是爺們更加喜歡的。

楊海燕不自覺的走出了門口,朝著外面走了幾步。接著,她看見第一輛馬車的簾子開了,有人從裏面張望了出來,是她熟悉的秦母。

秦母是聽見秦父的話,說看見了楊海燕,才出來看的,結果真的看見了兒媳婦,她緊張的大聲道:“燕燕啊。”緊張之余,也激動和高興,所以聲音特別洪亮。可喊了之後,她又覺得自己犯錯了,這縣城裏哪裏能這樣大聲說話的,還不得被人笑死。頓時,秦母又覺得尷尬,想著自己給兒子兒媳婦丟臉了

豈料,楊海燕也大聲的應道:“哎,阿母,你們總算是來了,這幾天相公一直念叨著,都想的吃不下飯了。”讓幹飯人秦放吃不下飯,這是不可能的。

秦母一聽兒媳婦熱情的回應了自己,也松了一口氣,兒媳婦沒有嫌棄自己,她就放心了。再聽到兒媳婦說兒子的事情,秦母眼眶一紅,比起兒子想念爹娘,當爹娘的才是更加想念兒子。因為他們擔心兒子在外發生意外,畢竟武將很危險。

馬車到了將軍府門口,秦父先跳下馬車,然後扶著秦母下來。楊海燕來到馬車旁,也伸出了手,同時朝著秦父叫了聲:“阿爹。”又對秦母道,“阿母,您當心些。”

秦母其實對兒媳婦還是有些小心翼翼的,畢竟在她的心中,兒媳婦配兒子,就算她覺得兒子好,也覺得是兒子高攀了兒媳婦。人家說高門兒媳婦難相處,秦母不覺得楊海燕難相處,但是和高門兒媳婦相處,農門婆婆總是心裏有壓力的。不過現在,看到兒媳婦的熱情,她心裏也稍微放松了些。秦母道:“燕燕放心,我在家裏都做慣了粗活,這沒啥。”說著,自己跳了下來。

楊海燕不知道秦母心中的想法,但是她對秦母很有好感。自古婆媳問題是個極端,婆婆好的很好,婆婆壞的很壞。而秦母在楊海燕心中,大概你就是那種很好的婆婆。

楊海燕見狀,還是扶住了她:“阿母,除了您和阿爹之外,還來了哪些人啊?爺爺奶奶他們來了嗎?”

“來了來了……”秦奶奶的馬車就在後面,聽到了楊海燕的話,先大聲道。她大聲,是擔心長孫媳婦沒聽見。

楊海燕見狀,便朝著後面走:“奶奶來了,這一路辛苦了吧?”

秦奶奶笑道:“年紀大了,路上是辛苦了些,但是想到能看見你們,我就不辛苦了。”

楊海燕覺得這奶奶挺有意思的,說的話也好聽。

等秦爺爺和秦奶奶下了馬車,其他馬車上的人也都下了。大房和三房全來了,二房只有秦二叔和牛蛋。牛蛋最是活潑,先交到:“大嫂。”

對於活潑可愛,且又有分寸的孩子,楊海燕也是喜歡的,一個孤獨慣了的人,有時候又很想有個熱鬧的家,可有時候,又怕麻煩。“才一年不見,牛蛋都長高了。”

牛蛋接了句:“我每天都吃一個雞蛋呢。”分了家,二房自己也養了雞,還有秦二丫會簡單的女紅,所以秦二嬸偶爾也會買肉,給家裏人補補。

楊海燕道:“那從今天開始,每天給你吃兩個雞蛋,讓你長得更高一點。”

牛蛋眼睛一亮:“真的嗎?我可喜歡吃雞蛋了。”

楊海燕道:“自然是真的。”打趣了牛蛋一會兒,她又問親二叔,“二叔,二嬸和二丫怎麽沒來?”

秦二叔憨厚道:“她……”

秦奶奶道:“燕燕,這事兒咱們進去再說。”

楊海燕一聽,難道秦二嬸作妖出事了?她便也沒問了,又問候了秦三叔一家:“三叔、三嬸、三丫,三丫來了正好,可以和思芽做個伴了。對了,思芽就是四丫,我順著四丫的排行,給她取了個正式的名字,叫思芽。思念的思,發芽的芽。”

秦守業道:“去年年底思芽捎來的信裏,可吹噓自己的名字了,是大嫂給她的名兒取的太好了。”

楊海燕見到精神不錯的秦守業,小夥子也長高了,這個年紀的小夥子身高踹的最快了。“那你可要小心了,說不得等她從繡坊回來,就得跟你比識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