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頁)

拂柳鎮鎮長琢磨著,這位將軍剛回來,縣太爺隔天就把大家都叫了過來,估計就跟那位將軍有關。不過他雖然有此想法,卻也沒有說出來,畢竟只寫官老爺的事情,可不是他一個老百姓可以議論的。

“你們知道啥?前段時間那位將軍家的太太買了很多地,你們不知道吧?”

“還有這等事情?”

“啊喲,咱們這雲襄縣的地可便宜了,怎麽將軍就來我們雲襄縣了?”

“誰知道啊,不過依我看,咱們雲襄縣有了將軍也是好事情,如果將軍能……”

正當這時,柏縣丞從縣衙內出來:“眾位,人都到齊了嗎?一共十八位鎮長。”

柏縣丞家幾代人都在雲襄縣,是雲襄縣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在場的鎮長們和打打過交道的不少,所以同他頗為熟悉。所以見到是柏縣丞,有位柏鎮長便上前:“堂兄。”是的,這位柏縣丞和柏鎮長是一個族的堂兄弟,他們的父親是親兄弟,他們是一個爺爺的。

所以說,在十八位鎮長中,也就這位柏鎮長知道今天的事情,只是他沒有說。這是他堂兄特意告訴他的,他當然不能說出去,萬一連累了堂兄呢?

柏縣丞點點頭:“人如果到齊了就隨我進來吧,將軍和大人都等著你們了。”

大家一聽那位將軍也到了,趕緊都閉上了嘴巴,停止了議論。

柏縣丞帶著大家來到縣衙的偏廳,到了偏廳的門口,柏縣丞道:“將軍,大人,十八位鎮長已經到了。”

楊縣令看向秦放,秦放點點頭,楊縣令便道:“讓他們進來吧。”縣衙是楊縣令的地方,秦放自然不會喧賓奪主。

柏縣丞:“是。”

柏縣丞帶著十八位鎮長走進偏廳裏,十八位鎮長一進偏廳,就緊張的低著頭。他們或許都是一鎮之長,有的或多或少有些氣勢、有些霸道、有些蠻狠,但是他們都不笨,在當官的面前,他們還是很低調的。

楊縣令見他們進來了,便開口道:“幾位對於昔日的梁王府修繕成將軍府這件事,應該也早就有所耳聞了。本官身邊這位就是朝廷派來的正五品武德將軍,秦放秦將軍。秦將軍是帶著永州邊關的投誠蠻子過來的,他帶來三千余人的投誠蠻子,朝廷的意思是,把這些投誠的蠻子化整為零安置在我們啟國的各個地方,我們雲襄縣要安置的是這些人。之後,秦將軍就會在雲襄縣就任,成為我們雲襄縣的守城將軍。”

關於楊縣令說的這些事情,大家也是有些想法的。雖然安置投誠蠻子這件事他們不知道,因為事先沒有透露,但是這位秦將軍在雲襄縣就任這件事,他們是知道的,畢竟將軍府都修繕好了,如果不是要在地方就任,修繕什麽將軍府?

十八位鎮長異口同聲:“草民見過將軍,見過縣令大人。”

秦放道:“不必多禮,我在此就說一件事,蠻子既然已經投誠,各位就要把他們當成是我們啟國的老百姓,若是因為各位的區別對待,在此引發啟國和蠻子的矛盾,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責任也不是各位能擔當的起的。”朝廷把蠻子安置在偏離永州的地方,也是有原因的。永州老百姓或許有憎恨蠻子的存在,但是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因為沒有受到過蠻子的襲擊,所以對他們基本是不存在恨意的。

畢竟,毛不是拔在自己身上,並不會覺得疼痛。

十八位鎮長心頭一震,這種罪他們可承擔不起,稍稍不注意,自己的前途就給賠上了。所以安置這些蠻子,的確是麻煩,可是他們也不會表現出來。“是,多謝將軍提醒。”

接著,楊大人說了怎樣安置蠻子,一個鎮三十四戶或者三十六戶,落實到每個村裏也就兩戶,有些多的可能有四戶,這倒是不麻煩。

接著,秦放和楊縣令,帶著十八位鎮長去了縣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