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頁)

文臣和武將勾結,就算不設計皇子,這不是歷代皇上想看到的。杜科深知這一點,所以才為自己解釋。不過,他也知道皇上不會懷疑,畢竟秦放是什麽出身?草根出身,沒有後門、沒有靠山,這個月才升職的。這樣清白的身份,誰也懷疑不到他身上去。更何況睿智如皇上?

可是皇上不懷疑是一回事,他身為臣子態度還是要擺出來的。

皇上笑了笑:“這秦放倒是有意思,剿匪便也罷了,既然還想取三成的錢財作為軍餉,拿來建雲襄縣軍營,這做法像永和侯啊。”

杜科賠笑,沒有回答。

皇上又道:“不過這樣也好,如果人人都像秦放這樣自覺,需要錢財自己去想辦法,朕又何必為國庫的銀子愁心?你瞧瞧那些建水壩要銀子的,鬧水災要銀子的,怎不學秦放去剿匪生財呢?”

杜科繼續賠笑,這話讓他怎麽回答?說他們怕死不敢剿匪?“那皇上是許了他三成的款?”

皇上道:“就給他四成吧,多出來的一成是朕獎勵他的賞銀。”也是說,歸秦放私有了。

不過,皇上又不虧。這錢是秦放剿匪所得,原本的七成打算留作給環水縣的百姓,現在他所得一成,說起來,也就是說百姓那邊只能得六成了。

不過,既然是皇上獎勵他的,秦放自然拿的下手。

三天後

“將軍……將軍,我回來了。”陶山一到盜匪窩,就急沖沖的往裏面跑。雨已經停了,天氣轉好了。那些健康的人依然住在大隊紮營處,而生病的人則被轉移到了盜匪窩。

昆獅等人聽到陶山的聲音,紛紛出來了。

秦放這幾天倒是空閑著,等著陶山回來。一來一回六天,他等的也心急。主要是就怕縣太爺那邊突然過來。但是有些意外,都幾天了,縣太爺那邊竟然也沒派人來。也許盜匪和縣太爺除了分贓之外,平時很少聯系吧。

秦放終於等到陶山回來了,看著風塵仆仆的陶山,他道:“辛苦了,信可是送到杜科杜大人手中了?”

陶山憨厚的笑了笑:“不辛苦,信已經送到杜大人手中了,屬下帶回了杜大人的書信和皇上的聖旨。”

秦放聽聞,馬上跪下接旨。陶山恭敬的請出聖旨,交到了秦放的手中。

秦放接了聖旨便對陶山道:“你先去好好休息。”

陶山:“是。”

回到屋子裏,秦放先看了杜科的信。杜科信中寫道,他不日就來環水縣,因他欽差出行沒有陶山快,所以讓陶山先帶著自己的書信和聖旨過來。同時,也讓秦放接到聖旨之後,先把縣太爺扣押了,之後的事情等他來了再說。還有,信中提到,皇上許了三成的贓款作為他的軍餉,又獎勵了一成的贓款作為他的回報。

秦放看了這份信,很是高興。盜匪的銀子已經清點出來了,一共有五萬的白銀,余下的一些珠寶什麽的且不算,如果獎勵他一成的話,最起碼得有五千兩白銀。

秦放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在飛,原來……剿匪才是生錢最快的法子啊。

屋子的門突然打開了,秦放拿著聖旨出來:“來人。”

士兵:“將軍?”

秦放:“趕緊清點人數,所有人隨本將軍去縣城捉拿縣太爺。”

士兵:“是。”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士兵在五裏坡集合,啟國的兩百士兵,蠻子的三百士兵,一共五百士兵全都在這裏了。

秦放站在最前面,手拿聖旨道:“皇上有旨,命我等拿下環水縣縣令,大家準備出發。”

“是。”整齊的聲音非常洪亮。這幾天有了三成銀子的軍餉,士兵們吃了好幾頓肉了,所以這會兒精神著呢。

環水縣縣城

縣太爺之所以注意五裏坡盜匪窩的事情,一則是他們平時很少聯系,只有分贓款的時候才聯系,因為聯系的多了,被人發現端倪就不好了。二則是他最近也忙,馮家醫館的事情讓他煩躁的很。發生了命案沒辦法草草了之,更何況大家都看到了。

縣衙內

縣太爺怒氣沖沖的瞪著坐在一邊的馮大夫:“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拿百姓試藥,不要拿百姓試藥,你怎麽就不聽呢?現在可好了,已經死了三個人了,萬一那些人的家屬不安分怎麽辦?”

馮大夫不在意的一笑:“當初大人拿錢的時候,那爽快的樣子,我以為大人只是口頭說說而已,不在意我拿老百姓試藥的。”

縣太爺:“你……可是現在鬧出人命了。”

馮大夫不以為然:“那些賤人的命本來就賤,何況我選的都是家裏極其貧寒的人,給他們一點銀子補償,他們就不會在乎這些人命。”

縣太爺呸了一聲:“你怎麽不說說前幾天你差點把有身份的人牽扯進來?如果不是捕頭讓對方直接離開了,這件事把無關的人牽扯進去,可能就不能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