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範嬸掌廚,洪嬸在添柴火。

中午一共四個菜,紅燒雞塊、絲瓜炒蛋、豬肝炒蘿蔔羹、泡菜,菜不多,但是每份量很足。

楊海燕讓範嬸把紅燒雞塊、豬肝炒蘿蔔羹和絲瓜炒蛋裝一份出來,放在保溫茶桶裏,主食是白米飯,待會兒讓洪叔帶去。

她自己吃了一小碗白米飯,吃了幾塊雞肉、幾口豬肝蘿蔔和雞蛋,剩下的菜讓範嬸和洪叔一家吃。

範嬸加洪叔兩口子,把剩下的菜都吃了。主食是每人一碗米飯加番薯,雖然沒有全飽,但是都七分飽了。對他們來說,這夥食已經很好了。

吃好飯,洪叔去給秦放送飯。

洪叔:“夫人,我給大人送好飯,路過的山腳可以撿一些柴火回來,但是驢車停在山腳下不安全,所以我想帶著我媳婦一起去,我撿柴火的時候她可以守著驢車,您看可以嗎?”

楊海燕一聽:“可以。”完全可以啊,那一個月30文的柴火也可以省了。所以,有下人還是不錯的。

百裏村

秦放的老家

秦鐵牛今年38歲了,正值壯年。大兒子秦放16歲去服軍役了,原本這應該是他去的,這事情說起來也簡單。

秦爺爺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秦家是百裏村的大戶,還沒有分家。秦鐵牛是長子,按理說,因為秦家沒有分家,所以一個服軍役的名額怎麽都不會是秦鐵牛這個長子,也不會是秦放這個長孫。稍微有點規矩的人家,都知道長子長孫的不同。

但是,有個例外。

秦二叔秦二牛的兒子在當年只有五歲,常言道孩子還小不能沒有爹,所以秦二叔自然也不能去服軍役。

那麽只剩下秦三叔秦三牛了,可是秦三叔排行最小,他結婚最晚,當年的他還沒有兒子。而服軍役隨時出意外,一旦出了意外,秦三叔就絕後了。

於是在秦二牛和秦三牛不能服軍役的情況下,只能是秦鐵牛這個長子去了。而秦放不放心自己的阿爸去服役,於是背著家人偷偷報了名,服軍役的名額一旦報名了是不能改的,於是,秦爺爺只能忍著不舍讓長孫去了。

他們原本祈禱著,服軍役五年後,長孫能平安的回來,哪裏知道三年後,長孫當了百夫長,每年能帶回三兩銀子了。

秦爺爺做主,長孫帶回的三兩銀子,一兩給了公中,二兩讓長房收著。對此,不管二房和三房有什麽想法,也得憋著,畢竟這是秦放拿命掙來的銀子。

這天,秦爺爺帶著兒子、兒媳們在地裏忙乎,家裏的小孫女就來叫人了,小孫女是秦放八歲的妹妹,叫秦四丫。

秦四丫歡快的往地裏跑,還沒跑到,就朝著地裏大喊:“阿爺、阿爸、阿母,快回家,我大哥來信了,還叫官爺捎了好大一個包裹回來。”

秦家雖然沒有分家,但是幾房私下賺的錢,是不用上交的,所以秦放說的,大房他阿母當家也是實話。

秦母聽了直接扔下手裏的活計就往地上跑,秦母可不是軟耙子,原本秦爺爺和秦奶奶就看重長子,給長子娶媳婦當然不會娶軟耙子,再加上秦母生了三個兒子,是秦家的大功臣,所以她的底氣很足,背都挺的直直的。對於這個長媳,秦爺爺、秦奶奶都是很能給她臉面的。

再加上如今秦放有出息了,他們就更加看重長媳了。

聽到長孫來信了,秦爺爺也急,不過不像長媳那樣扔了活計就跑,他道:“今天就到這了,都跟我回去。”剛開始長孫每次來信,他們都要托村裏的童生念信。去年,長孫寄了三兩銀子過來,說送家裏的弟弟去念書,也沒說考科舉什麽的,就說認認字,將來好多個營生。

於是,秦鐵牛做主,把在家裏兩個兒子送去村裏的童生那念書了。當然,錢是大房自己出的,用的是秦放送來三兩銀子中的二兩。

三房沒有兒子,也不在意這個。二房有兒子,心裏是不痛快的,但是大房用私房錢送兒子去念書,二房也沒有辦法。

兩個孩子是今年年出送去的,大的秦守業,今年14歲,小的秦守成,今年11歲。說起來,這兩個的名字還是秦放認識字之後取的。

秦家是農戶人家,對取名字不講究,也就秦放這個長孫出生的時候,秦爺爺花了6個銅板,請村裏的童生幫忙取了名字。

不過,現在秦守業和秦守成已經認識不少字,會看信了。

等秦爺爺帶著人回到家裏,秦守業和秦守成已經從童生家回來了。

秦奶奶見著人都來了,高興道:“這是阿放捎來的東西,以前只是一封信,這次卻一大包。”

秦守成:“不知道大哥捎來了什麽東西,奶奶,快拆開包裹看看。”

秦守業的性格比較沉穩,大哥去服軍役之後,他是大房二子,如果大哥有個意外,家裏得靠他了,所以他被教的很穩重,而秦守成則比較活潑一點。誰家都這樣,長子擔子大,而幼子則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