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3頁)

斯黛拉也看到了,臉上露出無奈的表情,一副管不了不想管的樣子。柯嶼下意識地擡手示意了一下,“……這位先生。”

商陸點了下頭:“請問柯嶼先生,為什麽選擇法國?我的意思是,倫敦,紐約,北京,你應該都不缺機會。”

柯嶼說:“我喜歡法國的浪漫、熱情,喜歡地中海陽光的味道。”他公事公辦地回答,商陸注視著他,用他那張被柯嶼說戴了眼鏡極其英俊的面容。柯嶼停頓了一下,在滿屋子不明所以的困惑中,他續道:“……想來看看一個朋友生活、求學、成長的地方,想和他吹一樣的風,曬一樣的太陽。”

法國人很能get這個回答,臉上都浮現模糊又甜蜜的笑意,室內響起一陣窸窣的竊竊私語。

商陸輕擡了下唇,“那麽柯嶼先生,對於巡演結束後的事業發展,你有什麽打算?”

他問著,同時垂下臉,鋼筆在筆記本上發出刷刷的聲音。從柯嶼的角度看,他的神情溫柔而專注。

“繼續拍電影,可以的話……希望能和喜歡的導演繼續合作。”

別的媒體問:“誰是您喜歡的導演?栗山嗎?”

商陸敏銳的目光就這樣深沉地停在他臉上,與別人一起等待他的回答。

柯嶼心跳加快,喉結隨著細微的吞咽而略滾了滾,他平靜地說:“商陸。”

他不說,別人想不到,等說了,又覺得理所當然,流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麽說——”

臨時增援而來、不知底細的劇院文員打斷他:“這位先生,每個人只能提一次問題。”

“沒關系,”柯嶼很快地說,文員愣了下,聽到他剛才驀地拔高的聲音又低了下去:“讓他問。這麽說——什麽?”

“這麽說,你不排斥再次擔任商陸的主演,是嗎?”

所有人都凝神靜聽,等著問題的答案。法國藝術界對商陸是有特殊的感情的,以他的求學成長經歷,他可以算是半個法國人,且可以高傲地說,這位天才電影導演其所有的美學教育,都與法國的文學藝術一脈相承。相比較起來,英國媒體對此就要冷淡一些。

斯黛拉也轉過臉看他。

柯嶼定定地與商陸對視,因為太不可思議而顯出了懵懂,倏爾,他的唇角抿起,繼而緩緩綻為一個真正的微笑,笑著的同時眨了下眼,倉促地垂了下眼眸,又立刻明亮地擡起:“當然,……這是我日思夜想的機會。”

國際媒體不懂,中文媒體卻已競相嘩然。這是什麽意思?過去兩年,柯嶼有限的采訪次數裏,提綱都明令禁止不能提到商陸。哪怕戛納前有紅毯後有頒獎禮擁抱,兩人明面上也依然沒有解凍的跡象。

這是當事人首次正面回答這種問題。

後知後覺的記者們這才想到去看一看這個亂提問亂插話還有特權同時還能在大明星雷區上蹦迪的記者,回過頭去,座位卻空了,只看到門外隱沒而過的一抹身影。

棕色的軟皮椅上,放著一本未帶走的筆記本,鋼筆插於其中。

采訪結束,一只白皙、修長而指骨分明的手將它撿起。手指格開夾頁,一行瀟灑遒勁的鋼筆字寫於正中: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最後做人物專訪的記者喃喃默念了一遍:“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是一樣的香?”

柯嶼合上本子,聲音因為表演而不可避免地沙啞,輕抿了下唇說:“玫瑰易名,芳香亦如故。這是莎士比亞的詩。”

“妙啊!”記者忍不住捶了下拳,“這很適合你,很適合這部戲,——很適合當這篇專訪的標題!”

斯黛拉助理敲門進來,問斯黛拉怎麽處理這些花籃。斯黛拉說:“別的不要緊,把商陸的玫瑰挑出來。”

“那麽多,您要帶走嗎?”助理為難地問,老太太主意一出是一出,她也吃不準。

“怎麽會?”斯黛拉掩上行程表,摘下老花鏡,笑道:“送給鎮上的孩子們不好嗎?”

“Sure,of course,”助理聳聳肩,“不過還有上百籃寫的是中文,我問了阿賓,他說沒有署名,也是送給你的嗎?要不要一起處理了?”

斯黛拉蹙眉:“還有這種事?我去看看。”

記者順勢告辭,柯嶼跟上她的腳步,斯黛拉笑道:“商陸送的花籃你看到沒有?很漂亮,他總能很精準地發現美、捕捉美,我常跟他說……”

一路絮絮叨叨地,到了大廳,助理吃力地越過前排花籃,從中揀出一張卡片:“噥。”

斯黛拉慢吞吞地復又戴起老花鏡,一眼便笑道:“我都老糊塗了,我看什麽呀?我又看不懂——嶼,你幫我念一念。”

柯嶼接過卡片。

第一行像雞湯:

「過往的努力會在恰當的時候奔向你」

另起一行的四個字更像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