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路上懲奸(21)(第6/7頁)

路上就遇上了劉莊頭的老婆和兩個未嫁女兒,哭喊著過來。

那劉莊頭的老婆王氏仗著是尹寒山遠房的表妹,這一跪在尹羲面前,竟是她太過苛責,不敬長輩一樣。

那王氏道:“大小姐,你每次來,我們何曾沒有好生照料?我們就算是有不周全的地方,你也不能將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都綁了呀!相爺、夫人何等寬仁,小姐這樣做,相爺和夫人知道嗎?”

尹羲冷笑道:“喜歡跪著?我不妨礙您,但您也別攔我的路。”

王氏被這一句不鹹不淡的話給嗆著了,忙又拉住尹羲的衣擺,叫道:“大小姐,我好歹也叫相爺一聲表哥,哪有您這樣一跑來就裏外不分,拿自家人開刀的。”

尹羲拉回衣擺轉身就走,王氏坐在地上哭天愴地,不多時就發現除了自己和兩個女兒之外,一個觀眾都沒有了。

尹羲指令剩下的投靠者,去將劉家私藏的財物、糧食、地契都搬出來清點。

過了午時,莊上的佃戶都聚集到了劉家曬谷場上,尹羲擺開架式,召開公審大會。

尹羲沒有想到這才初唐,就已經有這麽多人淪為她家的佃戶了,唐朝均田制崩壞不是唐玄宗年間的事嗎?現在太早了吧?

對了,這些大多不是佃戶,大多數是食邑下的農戶。尹寒山還有一個寧國公的爵位,按品級食邑應該有三千戶,但是由於初時人口有限,像尹寒山這種非一流士族的封邑的地界可能劃分得散了一點。因為他們尹家本在洛陽一帶有個莊子,就把附近幾個村子也劃進來了,除此之外還有別處的農戶,但是封邑的總戶數應該只有一千多戶而已。

這麽多的地和人口的生產收租管理可是麻煩事,相府當然會用自己人來管,這些人在地方仗勢欺人太正常不過了。

這時聞訊趕來了五六百人,他們聽說劉莊頭要倒大黴了,一個個扶攜幼趕過來。只見曬谷場上,劉豹、王大麻子、陳二狗被綁在柱子上,劉莊頭、賬房崔先生也小心翼翼縮在一旁。

尹羲快速地翻看了投誠人手給她掏出來的兩套賬本,一套是實際面對莊戶收的租子,一套是上繳給相府的租子。兩者出出入相差一倍有余,若非尹家不是只有這麽一處莊子。

尹羲站上了桌子,大家從未見過這樣美麗的女子,不禁呆住了。

尹羲敲了敲鑼,大家才回神,尹羲用大白話說:“父老鄉親們!我就是尹相的女兒,這次路過洛陽,本想只留宿一夜就走。沒有想到昨天晚上,教我撞見了劉豹這畜牲居然擅長民宅、毆打鄉親、淫/辱/婦/女。今天咱們就擺開來說一說理。”

忽然一個鄉民說:“尹相家的小姐,那劉豹是你的表哥,你也要秉公處置嗎?”

尹羲說:“首先,王夫人是我父親的遠房表妹,‘表哥’這稱呼,我還真的沒有叫過。況且,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剛剛早上時,劉莊頭見我定要過問,還想一不做二不休將我滅口。”

“傷天害理呀!”

“將他們都處置了!”

“除了周家姑娘,還有李家、王家的娘子也被這畜牲害了!”

“尹姑娘,我們莊上的人快要活不下去了。”

“官府本有各種攤派、雜役,莊裏還要裏三層外三層的扒,小姐留我們一條活路吧!”

尹羲敲了一下鑼,說:“好!我們一件一件掰扯清楚!首先是欠莊裏的錢、糧種,一概免了。各位父老鄉親,可有不同意見?”

鄉親們不禁傻了,尹羲拿起火把點燃了那些積欠累積的呆賬、爛賬,鄉親們反應過來,不少就跪了下來。

尹羲扶起兩個年長的老翁和老媼,才說:“從前的欠賬、賒賬一筆勾消,我們相府不會讓任何人來問你們要這筆賬,若是有,他一定是假借相府的名義來騙錢的!”

百姓們一陣歡呼!

尹羲取來一卷賬目,舉起來說:“今天我看了劉莊頭和崔先生做的兩套賬目,一套是用來騙相府的,另一套是他們實際向你們收取的租子。兩套賬目數據相差一倍有余!那些多出來的,都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他們盤剝走的比交納給相府的錢糧還要多,也難怪你們日子不好過。現在我們要改一套收租的方法,以去年相府從這個莊子收納的錢糧為基準,每年定額收取錢糧。什麽叫定額呢,比如說,你種了五畝地,我規定只收一石的好谷子,余下的都是你們自己的。”

一個鄉親問道:“如果我們今年多收了些谷子呢?”

“相府也不多收取。只要冬天時,你們由裏長、黨長帶隊將定額的谷子或者錢送到長安。我制定的新規定還有不盡善之處,他日也可跟我母親、哥哥提意見,再補充修改。”

百姓歡聲雷動,就算是沒有讀過書的百姓,對糧食的產出多少也非常敏感。尹羲感覺自己是做農村基層工作的老/紅/軍,跟他們一條條解釋新的實施辦法,然後根據舊帳一個個確認各家各戶的田調數量,有虛報攤派的,也做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