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2/2頁)

看著萬斤鐵水從高爐裏取出,然後被輥壓成鋼片,之後被切割成刀劍的胚條,耶律延禧不禁對王經和室純贊道:“兩位愛卿,居功至偉。”

說完看向正忙著指導工人的室恭:“室愛卿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室純卻頗感擔憂:“國事艱難,陛下倥傯之間,還不忘來獎喻臣等,臣等倍感榮光,敢不竭力。”

“如今我朝也能夠日產精鐵一萬五千斤,國力轉眼便會重新強盛,然而最大的問題,還是礦工不足,備料不及。”

“陛下,何妨稍作安靜,休養生息。以遼陽、長春、婆娑嶺為基業,發展民生,操厲兵馬。待到幾年之後,韃靼、女直,未足平也。”

“先帝龍禦,陛下新極,朝中驚懼,百姓憂惶,軍力待振,國事待興。固非興軍之時也。”

“臣請陛下稍微收束兵力,發幾支軍士開采婆娑嶺,一來補充人力,解決丁力不足的問題,二來彈壓周邊。”

“開礦用的都是鐵器,那就是不穿軍服的軍隊,不可不防啊……”

耶律延禧說道:“愛卿所言這些,朕非不知,然而吉達如今勢力大張,擁兵已近十萬,蒙根圖拉克、瑪古蘇各三萬有余。”

“皇太叔那裏一日三章,要求增兵,西北糜爛之局,急需收拾,至少不能讓虜騎越過金山,威脅我長春、遼陽腹心。”

“我朝軍制,皇帝掌宮帳鐵林,皇後掌屬珊,全盛之時,帝後各有三十萬,威服萬裏,遠征西州,飲馬汴梁。”

“如今國朝外有強敵,內有叛亂,渤海銜恨,女直造釁。雖欲休養,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也?”

“之前西北招討司折軍八萬,這次皇爺爺龍賓栲栳濼,又是十萬,西南戰事經年,損失不下三萬,還有剿殺叛民、叛臣,前後折損也不下萬余。”

“契丹本部六十萬大軍,所余三十多萬,還不是精銳。兵甲、戰馬盡數為韃靼所奪,此消而彼長。”

“要布防金山,非二十萬實不能為,壓制女直,至少也得五萬以上,防範諸部仆從的剩余兵馬,還能有多少?”

室純琢磨了一下:“那可否拿些糧食出來,招募流民?”

這下輪到王經叫苦了:“老尚書啊,你是沒有當這個家。年前諸多征戰,救災賑災,平叛平亂,恢復水利、工礦……所有這些,都從南部諸州籌措的經費,加上那個先期的小鐵廠,已經前後不下三百萬貫。”

“這三百萬貫哪裏來的?那是債券!鐵廠債券!如今鐵廠開始產出,這些錢是要還的!還要帶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