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神醫(第2/2頁)

“使君的病原,就是半夏毒發,所以我用生姜制之。今病源已清,不須再服用其它藥物了。”

正好扁罐這次帶來了荊王趙頵請楊介赴京當任醫學院教授的聘書,楊立之奉送儀程五千貫,讓楊介風風光光地進京。

扁罐的醫術來自家傳,雖然不能稱作名醫,起碼不是蘇軾那樣的半吊子,性格類似石薇,一身俠氣。

畢觀雖然不通醫術,但是她不挑書,而且過目不忘,石薇收藏在家中的醫學典籍,她都能背出來,也是奇人。

而楊介更是氣度瀟灑,能夠解剖屍體且畫成圖形的人,在如今的大宋,堪稱離經叛道。

而且他亦醫亦道,早年有一位病人來求醫,身上疼痛而指不出到底痛在何處。楊介看後診斷說:“君熱證已極,氣血消灼且盡,自此三年,當以發背死,不可為矣。”

病人怏怏而去。

二年過後,楊介又遇此人,見其滿面紅光,已康復多時。

楊介大驚恭喜,細問而知,是由茅山一道士治好的。

方法非常簡單:每天吃一個梨,或食幹梨湯渣。

楊介深感慚愧,當即離家前往茅山求學,數年後才回到家鄉。

三人都不介意世俗眼光,一路討論醫案,遊山玩水,以道友相稱,倒是頗不寂寞。

等回到汴京也是十月,楊介前往京師大學堂,獻上了自己所著的《四時傷寒總病論》六卷、《傷寒脈訣》一卷、《明堂針灸經》一卷,成為京師大學堂又一名教授。

……

冬,十月,庚辰,遼以參知政事王經進南院宰相。

甲申,被貶湖州通判的賈易上呈謝表,謂以忠直獲罪,指言群臣讒邪罔極,朋黨滔天。

又言元豐八年“蘇軾頃在揚州題詩,以奉先帝遺詔為‘聞好語’,草呂大防制雲‘民亦勞止’,引用厲王詩,以比熙寧、元豐之政。”

說他在神宗去世的時候“作詩自慶……欣踴如此”,至引李林甫、楊國忠為喻,一心要使蘇軾陷於大逆不道的死罪。

還攻擊蘇軾在通判杭州任上的種種舉措,說蘇軾懲處橫行地方的不法豪是“務以暴橫立威”;努力救災是“張大其言”;興修水利、疏浚西湖是“虛妄無實”,是“亦不免科借居民什器畚插之類,虐使捍江廂卒,築為長堤於湖中,以事遊觀,於公私並無利害。”

又言蘇轍持密命以告人,持身不謹,學問不精。“弟轍早應制科,試文繆不及格,幸而濫進,與軾皆誹怨先帝,無人臣禮。”

還說禦史呂陶黨蘇軾兄弟叔侄,而文彥博實主之,語侵文彥博及蘇油、範純仁。

最後還拿出一項鐵證,言蘇油縱容長子新婦,搭乘火車度假,將國之重器,挪作私用。

禦史趙挺之也附和賈易,上章彈劾蘇軾。

大小蘇上疏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