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2/2頁)

但是還是缺人,正好白韃和阻蔔兩部人馬到了該回家的時候,種諤便和兩部頭人商議,有沒有興趣,到河套來幹老本行?

還是老規矩,男人開礦,女人孩子牧馬,河套整整九十萬頃土地亟待開發,幾十萬人簡直毛毛雨都算不上。

蘇日哲、吉達和蒙根圖拉克一聽還有這等好事兒?當然要幹啊!

於是帶著十五萬部眾,拿著在刪丹和河西工作一年換得的牛羊,貨品,鍋碗瓢盆就過來了。

還特意通知留在甘州巢谷那裏的二十五萬部眾,等我們去安頓好了,再來接你們啊。

遼國人等了一年,漠北依舊不見人影,終於忍不住了,遣使臣向西域都護府詢問,說好今年回遼的我白韃阻蔔兩部人馬呢?

巢谷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他們已經返回遼國了啊?”

遼國使臣尋訪了一圈,靠,果然回遼國了,不過換了個方向,是去了雲內州邊境!

更可氣的是,十幾萬人全在那裏給宋人種五打工!

人算是遼國羈縻部落的人,表面上還是認遼國為宗主,但是韃靼人有個特點,就是——“逐水草而居”。

落實到雲內州這個具體的地方,就是遼朝中樞派使臣下來的那幾天,白韃和阻蔔就逐遼國的水草,搬遷到新雲內州周圍,給蕭古裏充門面,應付上級檢查。

等到使團一走,兩部又一窩蜂回到套內,該打工的打工,該放羊的放羊。

沒有辦法,誰叫宋人產業多,男人上工一份錢,女人放羊一份錢,剪羊毛還有一份錢呢?

而且河套水草豐美氣候適宜,除了羊群,有些韃靼娘子心大,已經開始勾引宋人小郎君,準備接手養牛牧馬的轉包工程了!

甚至雲內州原來的當地部族,都有加入牧民工大軍的跡象。

這個問題對遼國來說非常麻煩,他們在這一帶的控制力本來就不強,韃靼部落,明顯在被種五給引誘同化,漸漸站在了宋人的一邊,成了大宋和遼國在西部邊境的緩沖力量。

其實還是撫橫山的老套路,種五一輩子幹的就是這個,堪稱熟門熟路。

何況身後還有自家八郎三萬五千新軍撐腰,有大煉鋼鐵和屯田放牧的進項,跟撫橫山初期,石油產業沒起來時候的窮逼模樣不可同日而語。

豪橫!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連續遭遇了好幾場大災,還是大宋在關鍵時刻沒有忘記兄弟之邦,拉了遼國一把。

韃靼人的戰力非同小可,遼人現在被女直都搞得有些狼狽,最後只想到了一個辦法,談判!

但是這次的談判,牛溫舒卻知道會很艱難,一來談判對手是犯起混來連蕭使相都犯怵的蘇油蘇明潤,二來遼國這次,真的底氣不足。

不過現在的蘇油,氣度顏值都在巔峰,一臉的和煦,又讓牛溫舒有了一些錯覺,拱手道:“原來司徒還不知,白韃阻蔔兩部,並沒有回到漠北,而是去了河套東面的雲內州。”

蘇油“哦”了一聲:“原來如此……等等,雲內州……那也不是我大宋疆域啊?”

牛溫舒說道:“他們在雲內州附近駐帳,可是卻往來於宋遼之間。”

蘇油笑了:“牛地官,我們總得講點道理吧?”

牛溫舒有些詫異:“司徒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