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2/2頁)

梁太後與梁皇後一起駕臨,驚得梁乙埋和家梁趕緊迎接。

梁永能、仁多零丁、梁令通等將領的陣亡覆滅,讓梁太後心急如焚。

家梁正在給太後和皇後匯報軍情。

“宋人今已收河套,與我隔河對峙,所幸梁副使殉國之前,已命毀河內船只,所以現在,宋人無法從靈州渡河。”

“要打造舟具,非一時之力,而蘇油又一貫持重,聽聞近日無數大軍大車,沿河西上,樞密院估計,他們是要另擇渡河的地點。”

梁太後問道:“那會是在哪裏?”

家梁指著軍圖:“我和國老估計,他們會將設渡的地點,設在蘭州。”

“這麽遠?”

家梁說道:“這麽估計是有根據的,數日之前,接到白馬強鎮軍司急報,蘇油已命劉昌祚從蘭州入喀羅川,趁我將西軍撤走之際,取了涼州。”

“而靈州戰前,出應理關威脅我興慶的包順所部,大勝之後反而龜縮了回去,非常不合常理。”

“但是結合軍圖來看,便能知道,宋人的目的,不言而喻。”

梁太後和梁皇後看向軍圖,果然,涼州、蘭州、應理關三地,就是一個倒等邊三角形。

其中涼州和應理關大道的北面是長城,長城的北面則是巨大的沙漠,是天生的屏障。

涼州,阻斷了西夏軍隊從甘肅軍司和休屠澤進襲蘭州的可能,而應理關,則阻斷了夏軍從興慶府進襲蘭州的可能。

可以說蘭州是宋軍渡河的最佳位置,首先有涼州和應理關為左右護翼,不虞渡河時有夏軍幹擾。

其次蘭州能夠收取大量來自青唐的松木,打造舟船。

第三蘭州現在已經是西路軍大基地,李憲抵達之後一直就在經營,沒有什麽戰鬥損失,糧秣堆積如山。

梁太後看過之後,沒有發覺有什麽問題,倒是梁皇後問道:“怎麽不可能是會州呢?”

家梁說道:“會州其實也是很好的渡河地點,不過宋人在那裏會遇到幾個問題,首先那裏交通不便,不是宋人輜重的囤積之地,作為渡河的基地,便需要重新調配資儲,遠不如蘭州方便。”

“其次渡河之後,黃河有個向西北的大灣,因此從會州對岸登錄後,大軍需要先向西北行進百裏,再向應理關前進,和在蘭州渡河後下應理,距離其實是一樣的。”

梁皇後默默點頭,認可了家梁的說法。

梁太後這才問道:“靈州一失,祖宗基業丟了大半,一半精銳折損在戰場,於今當持何計?”

家梁說道:“與丞相和國老商議之後,有進退兩策。”

“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