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2/2頁)

現在的戰局,已經變成了河套地區夏人最後的軍事力量二十多萬,或者還有仆從軍十多萬,與大宋三路新軍加學員兵三萬,以及舊軍十五萬人的軍事大對決。

這是宋夏雙方將領都願意看到的局面,也是他們共同選擇的結果。

戰術方面,宋軍將本該是圍城打援的戰役,打成了最擅長的防守待援,而夏人將本該是防守待援的戰役,打成了最擅長的圍點打援。

而戰略方面,宋軍很明顯的更勝一籌,而且這個戰略意圖已經得到了完全的實現。

這就是形成了對夏人的巨大包圍,可以集中殲滅夏人在河套的全部有生力量,避免將戰役演變成遊牧民族最擅長的遊擊戰。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張薄弱的大網裏的魚實在太多了,還有一條大魚——梁永能部,只知道在網裏,卻不知道在什麽位置,也是一個未知的變數。

如今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最後種師道總結道:“戰局演變到了現在,雙方的戰略意圖都已經徹底暴露給了對方,已經過了做加法的時候,於是我們做了一些減法。”

“梁永能肯定在戰場的東南潛伏,他的目標,只能是阻止五叔和劉總管的大軍參與到靈州戰局中來,以免讓仁多零丁腹背受敵。”

“因此我們估計,他大概率會在這個地方——靈州東南邊界的最後一個驛站和隘口——奈李坪的馬練驛!”

不過這番解說,讓趙頊的憂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剛進軍機處,被氣氛搞得鎮定下來的心神又有些慌亂,擺著手拒絕了種師道送回來的指揮棒:“送給你了。”

“如此說來,我大軍一共不過十八萬,而夏人可能多達四十萬?”

“舅舅和涪國公所部四萬八千人,要承受仁多零丁十多萬人的圍攻?”

種師道笑道:“陛下毋憂,漢陳湯與武帝論匈奴時曾經說過:‘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不過後來遊牧之族的騎射之道日益發展,器械、戰法、組織越發精良,到今世竟然有了鐵鷂子、宮帳鐵林這等重騎,而我農耕之族的進步卻一直不大,最終變成了兩者拉平,進而被反超。”

“直到遠勝弓弩的火器出來,培育出優良的乘馬,馱馬,再配合廂車,我大宋如今又將這種局面重新扳了來,反壓夏人,再次獲得了一漢當五胡的優勢。”

“唯一的遺憾,是大宋如今的新軍人數還不多,不過接合兵精糧足的舊式騎軍,我中路似危而實安。”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夏人大軍,仁多零丁之前曾敗於李憲,梁永能曾敗於五叔,之後潛伏於旱海,到今天已經接近一個月。”

“一個月,是他們的後勤極限,而且這一次,他們沒有了因糧於我的優勢,此時此刻,我估計夏人大軍已有斷糧之危!”

趙頊不由得大感興奮:“如此說來,舅舅不僅沒有什麽禍患,甚至有大勝的可能?”

郭逵嘆息了一聲:“陛下,娃子們沒有考慮到一點,斷糧的歸師是瘋狂的。”

“如今中路消息斷絕,軍機處只能從東西兩路大軍的反應來判斷局面。”

“好在西路蘇烈與中路是可以通過故秦幹渠聯絡,而他現在仍舊在死守峽口七堰,這至少說明,局面並沒有變壞。”

“再等等吧,最多十日之內,就當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