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2/2頁)

想要站起,一時間蹲得久了,腿腳就有些酸麻,沒能站穩。

蔡確趕緊將他扶住:“相公休沐都不在家中靜養,還來研究書法,實在讓後學欽佩。”

王珪“嗨”了一聲:“就是個小愛好而已,跟你說的沒關系。對了,持正卻又是因何而來?”

蔡確低聲道:“特為相公而來。”

“是急事嗎?何不等休沐完畢之後去政事堂……”

蔡確拱手:“政事堂……現在可有些不便。”

王珪剛說完也反應了過來,蘇頌如今也是參知政事,蔡確要在政事堂和王珪掰扯小九九,可不是有些不便?

見王珪無語,蔡確這才說道:“陛下戊戌日有詔,自今汴河水漲及一丈四尺以上,即令於向上兩堤,相視地形低下可以納水處決之。”

王珪默默點頭,黃河連續兩年分水行洪,說明這個法子是有效的,趙頊對這抗洪新法非常重視,於是命令在連通汴京的經濟命脈上開始施行。

這是蘇明潤理工一派的強項,這功勞誰也搶不走,哪怕是他讓,朝堂上其它派別都不敢接。

誰特麽知道你到底有沒有給我們挖坑?理工坑太深奧,火星逆行都能被你們破解,惹不起惹不起……

蔡確接著說道:“戊申日,陛下又詔,集賢院學士,參知政事蘇頌同詳定官制。”

元豐改制,蘇頌和畢仲衍拿了頭彩,現在《唐六典》《備對》已經搞完,趙頊非常滿意,見王珪這邊進度落後,便讓已經空下來的蘇頌和畢仲衍參與進來。

這就分走了王珪的一部分任務,同樣的,蘇頌也就拿到了競爭改制後左右仆射之職的入場券。

蔡確繼續說道:“丙辰,陛下再詔:‘自南北通和以來,國信文字,差集賢院學士蘇頌編類。’”

“蘇頌進對,陛下有言:‘朝廷與契丹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朕欲集國朝以來至昨代州定地界文案,以類編次為書,使後來得以稽據,非卿不可成。’”

“因令置局於軍機處機宜司,辟晁補之檢閱文字。”

王珪皺起了眉頭:“西事未了,東事何為?”

蔡確緩緩地說道:“走一步,看十步,以陛下有些操切的性子,或者想不到這麽久遠,總是有人諫議之故。”

王珪點頭,臉上愁容就起來了,這麽多事情堆在一起,大概率可以認為,這是蘇油在暗中布局元豐改制後的朝堂了,不禁冷笑道:“好深重的心機,天下人還以為他天生仁性,與世無爭。呵呵呵……當真是了不起。”

蔡確說道:“癸醜,陛下詔內外官司舉官悉罷。令大理卿崔台符同尚書吏部、審官東、西、三班院議選格。罷中書堂選之權,悉歸有司。”

這一條才是元豐改制的核心內容,趙頊通過這樣的方式,取消了宰相對中上級官員的任免權,相當於直接將相權削掉了一半。

這是王珪的本質工作,不再需要蔡確解釋:“將官員任免權交給吏部,這是改制的過渡舉措,重要的事情得做到前頭,陛下英睿,乃千古罕見之君。”

蔡確微笑:“不過相公之權日蹙,朝中有人想借勢布局,於改制後架空相公,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