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2/2頁)

趙頊說道:“鄧綰所言呂惠卿借錢不還的事情,蘇明潤已經查明了不實。”

王安石說道:“鄧綰是禦史,他的職責就是風聞奏事,調查真相又不是他的責任,怎麽能以此歸罪言官呢?”

王安石說得的確在理,當年司馬大炮何等的威風,靠的就是這一條。

最後王安石還是讓步了,陛下,既然呂惠卿這樣說,那就還是將蹇周輔換掉吧。

趙頊想了半天,又覺得沒什麽好人選,於是王安石說,那我們就增加人選拔,派李綀過去,與蹇周輔一起調查。

其實就政治家來說,到這裏就差不多可以控制收尾了,但是王家壞在出了個小心眼子的王雱。

王雱對呂惠卿的打擊不遺余力,真是想弄死他,蹇周輔久拖不決,讓王雱很不滿意。

兩人當年在一起可沒有少幹壞事兒,王雱想的是趁你病要你命,也沒有想過別人手裏會不會捏著你家爹的把柄,早就防著你這一手。

這種制衡關系其實是官場的常態,但是王雱當年連韓琦司馬光的腦袋都想砍,說白了,就是一個純政治小白。

呂惠卿退出中央政治舞台時,一封謝表,其實給他加了不少的分的。

就連蘇軾見呂惠卿謝表於邸報,都笑著稱贊:“福建子難容,終會作文。”

而辭朝謝表“蟲臂鼠肝,終系心於北闕”一句,趙頊在邊上禦筆批注:“真是讀書人。”

應該說還是保留了最後的體面。

結果王雱後續的小動作,讓遠在陳州呂惠卿理所當然地將這種打擊視作王安石的意思。

當這種壓迫達到了呂惠卿所能容忍的底線,六月,呂惠卿決定反戈一擊!

他在陳州上表洋洋達數十頁,痛責王安石父子勾結朝廷諫官,對他進行栽贓陷害。

最為可怕的是,這是實錘!

奏章中寫道:“安石盡棄素學,而降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譖愬脅持,蔽賢黨奸,移怒行很,方命矯令,罔上惡君。”

“凡此數惡,力行於年歲之間,莫不備具,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