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2/2頁)

呂惠卿拿手指敲著桌面,沉吟了一陣:“有馮京和王安國的信件嗎?”

鄧綰想了想:“沒有。”

呂惠卿幽幽地說道:“沒有……那就沒什麽用。”

鄧綰想了想:“禦史言官,乃風聞奏事。鄭俠上書攻擊新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毀謗陛下,說皇宮之內有人披甲上殿,毀罵君上。這等朝中之事,一個城門小吏何從得知?不是有朝中之人,親近之輩,肆意胡說,鄭俠又如何能信?”

呂惠卿點頭:“你的意思,是馮京唆使王安國讓鄭俠寫的?”

鄧綰正色說道:“自然是大有可能。”

“陛下這幾日心情不好。”呂惠卿說道:“你去吧,我還得處理各路奏報,年底了事情多。”

鄧綰心領神會:“是,那我這就回去寫彈章。”

當夜,汴京城突然起了一場大火,火發的地點,在大宋財政核心部門——三司!

恰好這天開封城風力較大,火勢很快連皇城都驚動了,趙頊親自登上大內宮城西南角的角樓視察火情。

城下人影晃動,張誠一,李憲護衛在趙頊周圍,緊張地注視著周圍。

有侍衛想打起火把,被李憲一腳踢飛:“蠢材!怕陛下目標不明顯嗎?”

趙頊看著三司使院一名官員在指揮滅火工作。通往三司使院的各條道路,很快被士兵封鎖,不時有馬軍、步軍將士,攜帶水桶、灑子、麻搭、梯子、斧鋸、繩索、鐵貓兒等滅火工具,穿過警戒線前往火災現場。

三司使院,全是賬簿,圖書,紙張,按道理說絕無幸免,可是讓趙頊擔憂的事情沒有發生,火勢竟然很快得到控制,最後居然熄滅了。

趙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對張誠一說道:“去打聽一下,那負責指揮的官員是誰。”

不多時,張誠一領著兩名滿臉黑汙的官員到來。

兩位官員一見到趙頊,上前施禮:“臣,權知三司使章惇,開封府判官梁彥明,驚擾聖駕,惶恐請罪。”

趙頊擺手:“先說怎麽回事兒。”

章惇拱手道:“已經查明,今夜當班的三司判官宋迪,因為身感風寒,違反制度攜帶爐具進入庫档重地,指派手下人員給自己煎藥。煎藥者因事離開現場後,火爐中濺出的火星引燃了周圍的文書紙張。導致了此次火災。”

趙頊問道:“那為何你也在?”

章惇說道:“臣在會計司考計今年盈余,制作明年國家各路支出預算報表,尚未回家,因此火勢一起,便按照預案指揮救火。”

“損失如何?”

“初步統計,房屋倒是沒有大礙,不過陜西路熙寧五年以來賬冊簿籍全毀。”

趙頊有些擔憂:“陜西路乃臨夏前線,冊籍非常重要。”

章惇拱手:“陛下放心,陜西路的簿籍是最清楚的,當年蘇明潤定下的制度,除了計司,陜西路各州府出入,在轉運司都有詳細備档,臣明日就下文,命陜西路轉運司將備档調運京師。”

趙頊這才松了一口氣:“這次救火非常及時,我都沒想到這火還能撲滅……”

章惇再次拱手:“陛下,不是撲滅……而是……沒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