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2/2頁)

蘇油拱手:“都惹不得,一個‘燈火已黃昏。’一個‘記曾來處易消魂。’都惹將不得……我還是在杭州坐看你們折騰吧。”

鄭俠苦笑道:“還是少折騰吧,王相公一首‘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就來了個‘春風自是人間客,主張繁華得幾時?’要說明公你是受我所累,鄭俠無可辯駁;不過說他也是受我連累,我還真覺得自己有幾分冤枉。”

晏幾道說道:“明明我這詩作在前頭,那是新黨那幫小人巧立名目陷害人!”

不過一轉眼自己也笑了:“不過沒有這番摧折,也嘗不到人間至鮮至美的蟹粉,值了!”

幾人都是大笑。

十月,第二季稻谷收下來後,兩浙路終於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蘇油與鄭俠晏幾道等人,由何執中和晁補之帶著,開始考察鹽務。

杭州灣南北,一邊是秀洲,一邊是越州,秀洲自海鹽以東,全是鹽場。

蘆瀝鹽場經過整治,豪強被重點打擊之後,整個秀州所有鹽場,豪強們再沒有一個敢跳的了。

都被乖乖納入了整治範圍。

短短兩個月,蘆瀝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地方,被蘇油打造成了推行曬鹽法的樣板工程。

曬鹽法的第一步,就是納潮。

有了水泥,興造巨大的納潮池和各級鹽池,已經不是什麽難事了。

每次潮水漲起來,就會將海邊的納潮池注滿,而潮水退下之後,也有足夠的海水可用,不會影響生產。

納潮池中建有巨大的石柱,石柱間則是等距螺旋風力提水機,將海水提升到數米高,灌入第一級鹽田。

海水在第一層鹽田裏蒸發一天後,會被引入旁邊的鹵池,然後用同樣的提水機引械引入第二層鹽田。

鹽池的面積超級大,水泥可不是用來鋪滿整個鹽池用的,主要地面還是泥地,水泥只是用來修堤圍和鹵池要用到。

海水的含鹽量稱為鹽度,新鮮海水的鹽度為三度,意思是一百斤海水能出三斤鹽。

鹵水一層層往上提升,等到第十天時,鹽田中的水接近飽和,鹽度達到二十度,也就是一百斤鹵水,能夠出二十斤鹽了,這時候鹵水就算“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