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

“查?怎麽查?誰去查?!”章惇正在面見趙頊,心頭怒不可遏:“如此亂政,陛下恕章惇不敢草詔!”

趙頊有些無奈:“可我覺得呂參政說得有道理啊。”

章惇都氣笑了,一句話就給趙頊頂了回來:“陛下,什麽時候起,司農寺成了制定國家法典的機構了?臣如何不知?”

“呃……”

章惇繼續說道:“手實法,針對的到底是什麽人?要說免役錢不足用,為何蘇明潤在兩浙遭遇澇旱連續的情況下,還能發動七萬力夫,日給三百錢?!”

趙頊說道:“那是……明潤找四通商號拆借得數千頃良田……”

“對!”章惇說道:“這就是蘇明潤的辦法,他興的工役,都是能夠掙錢的!這就是事情的根本!”

趙頊說道:“可是工役裏邊,還有很多沒法掙錢的啊,各地都說免役錢不足,不就是因為這個嗎?”

章惇說道:“免役法,本就是合計一州一縣所需,然後折算到各戶頭上,臣就不明白了,不管州縣上的戶等如何,不一樣都是折算後攤派嗎?為什麽如今又會鬧出不足的情況來呢?”

趙頊說道:“呂參政的解釋,是下等戶太多……”

章惇質譏笑道:“陛下我給你提個醒,下等戶又不是沒交錢!不光如此,就連以前不用交錢的官戶,孤寡戶,孤童,如今都交上了,名目叫做助役錢!”

“還不夠?這就是呂參政的解決辦法?將下等戶強行擡成上等戶,這樣就能解決問題?”

趙頊說道:“呂參政的意思,是各州縣報上來的下等戶太多,主要原因是瞞報造成的,只要糾舉出事實,很多瞞報的上戶自然就被查了出來。”

章惇說道:“於是上等戶們的負擔就少了,更多的免役錢可以攤派到這些所謂的‘瞞報上戶’頭上去,結果就是這樣吧?”

這層道理一點出來,趙頊有些明白了。

章惇繼續說道:“所以這個法,減少的是上等戶的負擔,擴大的是中下戶等的納征範圍。”

“那臣要問了,這樣的法令,與新法一貫提倡的‘抑兼並’,不是背道而馳了嗎?他呂參政這是要改弦易轍,拋棄王相公的立法根本,成為兼並之家的代言人?!”

趙頊又被章惇忽悠瘸了,有道理啊這話說得。

章惇說道:“如果說手實法的根本,是打擊兼並之家的瞞報,那臣無話可說,然而呂參政的奏章裏邊,提到的都是戶等的瞞報問題,那我就要問了,在籍的上等戶,他們的登記戶等,本來就已經最高,他們該交的費用還是那些。”

“那這法針對的是誰?針對的就是廣大中產之家!”

“還有就是,上等戶的經營理念,偏於穩健和保守,只有中下等戶,方才冒險與激進。誰說的五分之產,就一定能產生一分之利?手實法以此為征收免役錢的基礎依據,本就不實。”

“陛下,皇宋銀行,已經算是大宋一等一的產業,它的本金有多少?一年的收益又有多少?”

趙頊有些無語了,皇宋銀行的經營理念就是穩健,吸納的存款加本金,如今高達千萬貫,但蘇油給出的規則,這千萬貫中能夠拿出去投資盈利的,一半都不到。

雖然皇宋銀行出手奇準,投資帶來的收獲都非常高,但是平攤到所有資產上,盈利率就不高了。

京中時報上,倒是不時有一夜暴富的故事刊載,不過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小民。

章惇拱手道:“陛下,各地奏報免役錢不足,很明顯這是地方上變著法子想給百姓加征的信號,必須嚴厲打擊。”

“地方工役,免役法規定得非常清楚,為何又會突擊爆出不足用的問題?”

“如果是地方預算不清,那就命他們重造預算,如果是受災,那就得詳奏災害以聞!免役錢不足,那就要責問他們為何不足,收取的免役錢,到底用到了什麽地方!”

“免役法規定,百姓除了繳納免役錢,也就是當年預算工役的實用錢數外;還要繳納免役寬剩錢,也就是用於應付不可預知工役的錢數;還有助役錢,就是原來不負擔差役的官戶、寺觀戶、幼郭戶、女戶、單丁戶和未成丁戶,也要按定額的半數交納役錢。”

“陛下,百姓負擔因此加重了不少,州縣收得的免役錢,比以往興役所費高了一倍,現在下面卻還在鬧不夠,是什麽原因?”

“這還僅僅是紙面上的數字,實際肯定更甚!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免役法已經淪為了州縣盤剝百姓的工具!民由是益困。”

“而手實法,不但對此毫無幫助,反而繼續給了官員們敲剝百姓的理由,什麽鋤頭果樹,雞鴨豬苗,都算成小民的財產,這會對剛剛興起的中產之家造成多大打擊?陛下,行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