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

其一,就是平日裏馬匹可以由保甲戶自己使用,甚至出租,賺取收益。

其二,陜西商州胄案開發了專門針對馬力所用的耬車,希望汴京胄案加快生產進度。

其三,要求每戶養馬戶,從朝廷所給薪料錢中,扣下一小部分,存到皇宋銀行專戶,以後每年皆是如此,作為保險資金。

如果有養馬戶的馬意外死了,就從這保險資金裏邊申領賠付。

當然馬的價值會逐年遞減,十年後減為零。如果這時候養馬戶想要換馬,可以從之前繳納的保險金裏提取一部分作為買新馬的補貼。

其四,家財萬貫帶毛不算,現在是要促進流通,刺激生產,而馬匹是重要的流通工具,耕作力量,作為獎勵措施,也不用作為提高戶等和多納田賦的憑據,賦稅主要還是看家庭糧食產量來厘定。

其五,官府發放馬匹之前,每年檢查馬匹肥瘦的時候,必須帶上獸醫和老牧人,輔導百姓養馬護馬,十六縣設獸醫站,不能發下去就不管。

趙頊覺得蘇油補充這幾條很有道理,表示同意。

蘇油緊跟著上奏,如今胄案河渠司有了新型淘泥船,利用螺旋淘泥機疏浚河底。

當時臣已經跟河渠司有過交涉,臣提供淘泥船圖紙,疏浚河道的功勞歸河渠司,但是那些泥得算我開封府的。

如今各處水渠已經開始恢復,靠近水渠的那部分鹵地經過沖刷,鹽堿度已經下降,這些淘得的河泥再釋放到沖洗過的土壤裏,第一批鹵地改造的良田就到手了。

這一部分土地,臣準備用作給役夫們的工錢。

役夫們所得的工錢太低了,與汴京碼頭的市場價不符,所以無人願意參與朝廷的工程建設。

開封府決定,凡是承擔一年的勞役後,開封府送他四畝這樣的淤沖田作為補償!

當年仁宗皇帝治理黃河,一夫八緡。

四畝良田,年收入能到糧食一千多斤,價值八到十貫,這就足夠幫助無地的力夫們脫貧了。

力夫們基本都有下戶構成,開封府的五萬頃鹵地改水澆工程完畢後,不但足夠解決兼並帶來的無地問題,甚至還能幫助廂軍轉業為農!

趙頊對蘇油看問題的高度大加誇獎,這才是開拓利源,解決兼並的好法子……呃,對了,那些河泥怎麽能拉得到地裏去?

然後蘇油就笑了,說所以臣準備租用保甲戶那三千匹馬……

轉了一圈又轉回來。

這就是金融論的小小展示,一圈下來,朝廷,力夫,保甲,盡皆得利。

保馬法,開渠,淤地,順利開展。

其結果就是,王安石覺得保馬法在開封的推行,一下子變得順暢了好多。

好像老百姓一夜之間突然變了性子,對新法發自內心的擁護一般。

蘇油讓張麒將一套《開封府諸縣按察聞錄》交給了文彥博,然後又將一套《開封府諸法問題改良芻議》也交給了他:“相公,這兩套材料,還請指正,新法只要將其立法之根,從擠奶變成播種,其實還是大有可觀的。”

文彥博苦笑道:“你當老夫還有回朝之日?能成你的奧援?”

蘇油抓住扁罐的小手,讓扁罐對文彥博拱手作揖,說道:“扁罐說,文爺爺無論在朝在野,能讓百姓得寬一分,也是一分好的。文爺爺,拜托拜托啦……”

文彥博不禁莞爾,伸手摸扁罐的臉蛋:“攤著你這個混賬爹,文爺爺想安心養個老都不行!”

……

同樣的一套東西,蘇油也寄給了遠在陜西的司馬光,富弼,還有嵩陽書院的張載。

這裏邊包含著蘇油對治政的思考,對新法的檢討,裏邊很多理學治政理念,需要他們來加工和提取。

司馬光作為保守黨領袖,將來可能會重新得勢上台,歷史上這娃可是著名的“司馬牛”,盡廢新法,讓大宋的政治局面,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其中產生的最大問題,不是治政上的得失,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宋的政治生態。

從此後,新舊兩黨你死我活,皇室樂見其成甚至暗中慫恿挑撥,導致整個大宋政壇開始變得病態。

當然鬧到最後,趙宋皇室也買了一次爽單。

蘇油不爭,他只講理。

好在現在大宋不是歐洲中世紀那種講不過你就把你燒死,也不是後世朝代講不過你就拖出宮門杖斃的恐怖時代。

以事實為基礎,以理工邏輯為方法,講到大佬們都無法反駁,這就是蘇油如今的立身之道。

而他的身邊,也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道,多了對他贊許的同盟。

而在汴京百姓的心裏,小蘇太保就是青天老爺,當年閻王老包當府尹,勛戚們不敢囂張,可小老百姓的日子也沒見得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