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

呂惠卿又不同意了:“明潤此言大失仁道,百姓得解一分苦楚,那我們辛苦一分,也是應當。”

蘇油當然不會給他詆毀自己的機會:“寺判還是沒明白我的意思,四五等戶得解一分苦楚,那當然是好,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國家經濟。”

“我的意思是,等欠收之年一到,等這些人遭遇災禍還不了欠逋的時候,欠三分與欠四分,追索都是一個時點,都是典房賣女,逃散上吊,這中間區別很大嗎?”

“還有,以前所欠的四分,乃是欠富人。無地客戶,身無長物,一切仰賴主戶。主戶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只能將借貸展期,平時不能讓他們過得好,這時卻也不能讓他們去死。否則來年誰幫他們種地?”

“那麽我請問相公和參政:常平,廣惠二倉,是國家糧庫。以此為本的青苗貸,延長貸款期限一次,夠用嗎?如果不夠,那該是幾期?欠賬未清之前,可以繼續借貸嗎?如果不能,農戶是不是還是得與富戶加息借貸?是不是助長兼並?”

“如今的青苗法,其實是剝奪了一二等戶放貸的利益,保護了三四等戶在青黃不接時被兼並之險,對最底層的,基數最大的四五等戶和無地客戶,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就算對三四等戶來說,在豐年和平年裏,的確可以因新法得到抑制兼並的好處,可一旦到了災年,他們受四五等戶和客戶聯保的拖累,會是什麽後果?”

“諸位別忘了,土地兼並,在災年的烈度,與在平年的烈度,未可同日而語!”

“這等做法,只讓兼並在豐平年間,暫緩一時,災年中會大大降低三四等戶的抗風險能力,等於是將平年發生的兼並,轉移到了災年發生,而且為禍更烈,與抑兼並的本意南轅北轍!”

蘇油對如今宋人的脾氣實在是有些無語,軍事是這樣,民政還是這樣,只看到我幾十萬大軍殺過去,平滅宵小之後如何如何,卻沒有考慮過,特麽萬一失敗了呢?

長出了一口氣,蘇油說道:“青苗法設立的本意是好的,想解決‘斂散之法,未得其宜,故愛人之利未溥,以致更出省倉賑貸。’‘非惟足以待兇荒之患。’的問題。”

“但是真要如此施展,官府參與逼限,其禍必勝於富戶,小戶不免復哀求於富家大族,蘇油怕是名為抑兼並,乃所以助兼並也。”

“所以不得虧蝕官本的條文,能不能不要出現在律令當中?還有聯保一事,法律依據何在?沒有法律依據,能不能也不要出現在條令裏?”

“至於朝野之議,皆未得其要,故諸公此際尚可駁辯之。但是蘇油能想到這麽深,別人就一定不會想到?”

“介甫公,你在寧國舉措青苗貸,我想問那幾年中,寧國是豐,平,抑或荒年?”

“除青苗貸外,是否還有諸如調劑耕牛,農具,組織協作生產等與之配套的措施?”

王安石和呂惠卿面面相覷,章惇一把抓住蘇油的手腕:“明潤,這些議論,你可還告知過別人?!”

蘇油說道:“這就是我請與介甫公相商的原因,今日言語,天下所知者,唯室間四人,即便親如子瞻子由,我也未曾告知。”

王安石點頭表示相信,若非如此,這倆娃怕早就在朝堂上鬧開了,不至於成天逮著邊角嚷嚷。

呂惠卿如今看不出有任何不滿,反而躬身施禮:“明潤之能,非惠卿所及,不知可有改良之法?”

知道了蘇油的態度,不願意公開反對,那就當然要繼續抓住主導權不放。

你娃,只有改良的資格。

蘇油卻也沒有什麽懊惱的神色:“介甫公,中允,子厚大哥,我看近日行文之中,都將貸賑連起來說,那我們今日便分開議議,什麽叫貸,什麽叫賑。”

“與收印子錢不一樣,四通錢莊和皇宋銀行的目的,是通過貸款這種方式,將所集中起來的資財投放出去,滿足汴京商賈工坊生產擴充,與補充資金之需。”

“在此過程中,促進百業興盛,同時借由借貸之間的息差,增加銀行本身的積累。”

“知道目的,那四通商號在巴蜀杭揚,皇宋銀行在汴京,其舉措之義就一目了然。”

“首先,銀行的貸款,是發放出去用於生產的,而且生產所得的利潤,是要大於貸款的利息的,借貸雙方皆得利,如此才是一筆好的貸款。”

“因此貸款發放的對象,必須經過貸前審核,對於其生產能力,盈利能力,資產規模,所需金額,投資期限,回收風險,都要有詳盡的報表,核計合格之後,才予以發放。”

“所以蜀中貸款,主要用於工坊,因為蜀中如今技術先進,產品很受歡迎,銀行投資工坊,能保證資金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