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2/2頁)

幾個小的都點頭如雞啄米。

司馬光哈哈一笑:“手自衣食,矯然世間,倒是忘了明潤六歲立下的志向,到了今日,已然不凡。”

“這麽說起來,明潤倒還真是簡樸,而我們的所謂簡樸,其實是——窮,對吧?哈哈哈哈……”

老頭難得幽默一次,竟然沒人敢捧場,一個個拿著筷子嘿嘿赧笑。

司馬光這才反應過來,每樣菜夾了一筷子:“吃,大家趕緊吃。”

除了白灼蝦和清蒸鴿子魚,紅燒鯉魚這道主菜端是美味,吃過後,種誼還用大碗打了米飯,用燒魚的汁給自己和孫能各拌了一大碗。

司馬光則帶著幾個文人到了船尾茶桌,欣賞美麗的夕陽湖光。

蘇油看著四百裏水泊嘆氣:“魚米之鄉,何至於淪為盜賊淵藪?”

司馬光沒明白:“明潤是因剛剛那個漁村發出的感慨?我在這附近的鄆城做過通判,和多年前相比,這裏除了水泊越來越大,魚越來越肥,還是沒有什麽變化,生民還是那麽艱難。”

“所以像那樣的化外小村子,能得擡手放過,且擡手放過吧。”

“真要照介甫那一套法子來,國用就會轉移到剛剛賣魚的老翁和孩童身上……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呵呵呵,真該讓他到河北來看看。”

蘇油卻是想起來施耐庵大大的《水滸傳》,點頭道:“學士你想過沒有,大宋之弊其實根本在貧富差距過大?貧困人口基數過多所致?”

“冗官,冗政,冗軍,固是大宋痼疾。但是三冗之外,其實還有一冗——冗貧!”

“上無片瓦下午插錐,這樣的人在大宋還多,他們其實能夠勞動,能夠成為大宋賦稅的來源,可是種種原因,迫使他們成了流民,隱戶。”

“冗軍的一個大來源,就是這些人,災荒年月,朝廷將其中的壯健召入軍中管理起來,以防為亂,可災荒過去之後呢?這些人不是應該重新回到生產當中去嗎?怎麽就沒有退出機制了呢?”

“或者說,他們不是沒有生產,只不過他們生產的收益,被各路帥臣,太尉們收入了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