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2/2頁)

“我在渭州待過,西軍戰力,遠勝京中。就算裝備,給養,只有京師禁軍的十分之一,他們也比禁軍更強。”

“如囤安,控鶴這樣的,如果不計較其廂軍身份,我敢說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

“怎麽來的?這些都是鮮血換來的,是一次次戰鬥之後的總結教訓,積累經驗,解決問題,這樣一次次得來的戰力。”

“就拿手套一事來說,囤安控鶴兩軍,最早用的是麻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雙手,增加摩擦力。”

“後來在使用中發現,這種手套太容易消耗了,因為麻的耐久程度,也就那樣。”

“於是換成了皮的,雖然貴了一點,但是為了保護兵士,咬咬牙還是上了。”

“後來大家發現,手套最先破掉的地方,大體都首先出現在食指,拇指位置。”

“因為這兩個位置,是持刀時,手頂護手的地方,是開弓時,引弦的地方,屬於摩擦最厲害的部位。”

“於是再次改良,在這兩個地方貼皮加厚。”

“但是問題又來了,這兩個地方使用最頻繁,加厚之後,操作不便。”

“而且皮手套夏日裏使用容易捂汗,所以第三次改良後,變成如今拇指,食指為麻料襯皮革,其余地方為麻料的形制,如此一來,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增加了舒適程度,軍士們交相好評。”

“又比如鶴脛弩,矢長原先為一尺,如今箭頭逐漸加長,而箭身逐漸縮短,箭尾從兩羽變為三羽,弩面開丫狀導軌。”

“加上鶴脛杆能省力一半,滑輪能延長一倍的力程,才讓軍士只需要用一石二鬥的力量,就能拉開弩力為四石八鬥的強弩,再配合精鋼弩矢,方能在七十步內洞穿青唐瘊子甲。”

“還有軍裝,還有軍糧,行軍布陣的操典,駐紮食宿的章程……可以說是每一點小小的變化,裏邊都有一條甚至幾條人命。這些不經歷戰陣,永遠料想不到。”

司馬光點頭:“論腳踏實地,精通實務的幹才,大宋濟濟群儕裏邊,我只看好明潤。”

蘇油笑道:“君實公言重了,不過話說回來,操典訓練有用嗎?我覺得還是有用的。”

說完一撇嘴:“不過不是這樣賺取目光為目的的操典,而是為了實戰總結形成的操典。”

司馬光說道:“明潤,我知道你看似平和,其實內心是主攻的,對吧?”

蘇油說道:“這個不瞞君實公,的確如此,大宋如果不能除去西夏,遼國兩顆毒瘤,先死的,只會是大宋。這一點,不知君實公是否同意?”

司馬光有些矛盾:“然而國情如此,國家,經不起戰爭的消耗啊……”

蘇油說道:“是啊,舉步維艱,但是君實公,不攻,不行啊。”

司馬光還待要說話,蘇油卻道:“君實公,且聽明潤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