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2/2頁)

取男強女弱之意,蘇油以酒四杯,石薇則添備雙杯。

飲酒完畢,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有點類似後世的訂婚戒指儀式。

若不如意,則送彩緞二匹,謂之“壓驚”,則姻事不諧矣。

插釵用的金釵很粗糙,還是當年拴住和張散,用玻璃河淘取的沙金熔了澆鑄的,但是這支金釵,卻表明了當時土地廟眾人對石薇的認同。

如今蘇油將之用作訂婚之用,意義非凡。

既已插釵,則伐柯人通好,議定禮,擇日往女家報定。

五嫂帶頭,再次領著拴住等人擡著禮物過河。

禮物裏有珠翠、首飾、金器、小鼠娘子親制的銷金裙褶,蘇家織造出品的團花緞匹,可龍裏自產的小金坨茶餅,雙羊額頭紮著紅花,不能擡,只能牽行。

還有八大尊金瓶酒,以大花銀方勝裝點,四瓶以紅綠銷金酒衣簇蓋,四瓶以羅帛貼套花為酒衣,酒擔以紅彩繳之。

說是瓶,其實說是甕更合適。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東西——禮書。

禮書用銷金色紙四幅,做成三啟的格式,就是折三折。每一啟中禮物都要分別寫在兩封禮書上,這個名目叫做“雙緘”。

跟酒衣一樣,禮書也要裝點,可以是紅綠銷金書袋,可以是羅帛貼套,可以五男二女綠封。

宋人很喜歡在婚禮上使用綠色,所謂“紅男綠女”是也。

五男二女是當時最盛行的吉祥話,認為夫妻二人,能夠生養五個男孩,兩個女孩,是最幸福的。

蘇家人裏邊,後來只有蘇轍做到了接近——三男五女,都長大成人。

所有的東西,都要放到盒子裏,盛禮書的為頭盒,一共要湊成十盒或八盒,用彩袱蓋上送往。

女家接到定禮盒,便要於宅堂中備香燭酒果,告盟三界,然後請女親家夫婦雙全者開盒。

石薇這頭當日就要備好回定禮物,酬以紫羅,彩色緞匹。

雖然蘇油還沒胡子,珠翠須掠也是要備上的,還有皂羅巾緞,金玉帕,七寶巾環,篋帕鞋襪……

很多都是男人的貼身飾品,布料,穿著之類,按道理都應該是待嫁女孩子自己親力親為,這也是展示女孩針線功夫的好時候。

不過要石薇弄這些那是想多了,都是找眉山巧手女工定制的,然後石薇朝裏邊塞了一條自己在渭州用毛線給蘇油編織的圍巾就算交差。

圍巾還能編得三短兩不齊,也算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