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2/2頁)

“母親手巧,從胡婢處習得紡織之法。”

“後來大戰開始,父親不知所蹤,母親為了養活奴家,身入賤籍。”

“待奴家長成,也淪落坊間,與人彈唱。”

說完盈盈跪下:“程公,奴家獻上毛線編織之法,不要百金,只需小蘇探花一句話,脫去奴家賤籍,求程公成全。”

程三嘆息道:“二十年亂世,毀了整整一代人啊……明潤真是能人所不能,他說世間別有以線織衣之法,這當真就有。”

“娘子請起,你既有此志,老夫也是佩服。這樣,我指給你一條明路——你將這些物事,拿去求見薇兒小娘子,只要能得小娘子一句話,對少爺來說,怕是比九經上夫子之言都管用。”

秋娘拜謝,取過針織:“石小娘子常在慈濟院,我知道的。”

見到秋娘即將邁出大門,程三才暗自點了點頭:“且慢,至於獎勵你那百金,不管少爺如何處置,我都給你留著。”

秋娘頓了一下,轉身再次盈盈拜倒:“多謝程公憐惜。”

第二天上午,石薇便拿著秋娘的針織來找蘇油。

蘇油正拿著一支箭,閉著一只眼睛一邊瞄箭頭,一邊對石鍮說話:“這箭頭最大橫截面積比錐狀箭頭可小得多了,硬度怎麽樣?”

石鍮說道:“硬度比沖壓箭頭還差了些,不過已經接近鋼材,加上設計成這個樣子,威力不比破甲錐弱。”

“能破瘊子甲?”

“沒問題,破後能入一寸。”

“對付我們的沖壓鋼盔呢?”

“呃……這個還差了些,叔祖,為了不讓西夏人撿到這種箭頭反過來對付大宋,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

“你看,這是光箭頭,尾巴很短,底部有一細針。”

“箭杆上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開了一個楔口,類似木工的榫卯結構,這樣除了插入細針,還能對箭頭夾持,穩固程度很好。西夏人就算撿去,加工不出精巧的箭杆,也是白瞎。”

蘇油表示很滿意,又取出一張圖紙:“上次去龍首村,見到放羊的孩子扔石頭是一把好手,一塊石頭扔到領頭公羊的角上,就能控制其行進方向,我就弄了個這樣的東西。”

石鍮接過來,見是一個柱型瓷罐,上方有個木柄,側面開著一個兩個孔,一側孔中插著一枚釘子一樣的東西。

蘇油說道:“這枚釘子是撞擊機構,平日裏這樣保存,需要使用的時候,只需將這釘子取出,插入瓷筒上的另一個小孔,然後在鋼盔或者巖石上一砸,便能引燃火信。”

“火信能延時數秒,可以拋擲出去炸傷敵軍,這設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