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花邊故事(第2/2頁)

“恰好文寬夫知成都,貴妃以近上元,令織異色錦。文寬夫遂令工人織金線燈籠,載蓮花,中為錦紋,又為秋遷,極備精美。”

“貴妃制成衣裳,穿著去見官家,官家驚問:‘此錦何處得來?’”

“張貴妃正色曰:‘昨令成都文彥博織來,以嘗與妾父有舊,然妾安能使之?蓋彥博奉陛下耳。’”

官家很開心,從此就屬意寬夫。寬夫自成都歸京,不久就做了參知政事。”

“貝州王則反叛,朝廷以明鎬往取之,眼看就要成功了,官家卻以叛賊離京城很近,非常擔憂。有一天在宮中說道:‘執政大臣無一人為國家了事,日日上殿,卻沒有取賊的意思,有啥用?’”

“張貴妃便令人秘語寬夫。明日上殿,寬夫乞身往破賊。官家大喜,讓他統軍,等他趕到的時候,人家明鎬已經平定了叛亂,結果好處全被文寬夫撈去了,拜了同平章事。”

蘇油摸著下巴:“天底下沒有新鮮事,輕易得來的東西,必定會輕易地失去。”

管事一拍手:“照啊!小郎君見識可謂通透!後來監察禦史唐介彈劾寬夫,在殿上召寬夫面質奇錦等事,導致寬夫出知許州。不過唐禦史也沒討好,被貶到春州。”

“第二年上元,有內官寫詩到:‘無人更進燈籠錦,紅粉宮中憶佞臣。’官家聽後,一笑置之。”

“事與成都燈籠錦有關,因此這裏傳得沸沸揚揚,都快說成傳奇了。大家都稱它——間金奇錦案。”

蘇油賊兮兮地上下打量管事:“管事,身上有錢沒?”

管事以為蘇油和他玩鬧:“倒是有一錠小銀,小郎君何用?”說著將小銀子摸了出來。

蘇油將銀子接過來:“收你一錠銀,教你一個乖:寧在當面言人過,莫於背後道短長。文公負天下人望,出將入相,道聽途說的東西,一笑而罷即可,妄議不得。”

“你說的這位所謂‘佞臣’,小報有消息,眼看又要入閣復相了!可別再說他的壞話。”

管事的都要哭了:“小郎君你好奸詐……坐了我的船,聽了我的故事,還要我倒給錢,還要我感謝你……你要是實誠人,事前就該告知才對……”

蘇油笑道:“哎呀別生氣別生氣,我雖然有小報看,但你這花邊故事講得太好,我實在不忍打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