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賀禮(第2/2頁)

趙禎就轉頭望向梁適:“聽聞眉州同舒州一般,也行了青苗之法?”

梁適躬身道:“呃,要說是行青苗之法也說得過去,不過眉山之法未經官府,乃是世家自舉,通過錢莊辦理。據臣所知,蜀中常平倉,未動分毫而百姓鹹安。陛下盡可放心。”

趙禎點頭:“張安道終是能員……咦,眉山城內那棟高樓,怎麽上下匾額文字差別如此之大?底層門內那隔斷上還有提詩?書法倒還不錯……”

程戡說道:“這個樓臣知一二,此乃眉山江卿的會所,是眉山江卿之首程家,為接待四方商賈而設。”

“以前叫矚遠樓,自程家租下來後,更名為方知味。因裏邊的飯菜新奇,滋味豐美,因此在蜀中非常有名,嗯……就類似汴京的樊樓吧。”

趙禎說道:“傳言不一定就屬實,聽說眉山流行豬肉菜品,我也讓宮中嘗試著做了一下……”

說完,不禁連連搖頭。

內官將燈上的微雕小詩抄呈上來,趙禎接過看罷,微笑道:“‘雲嵐鶴羽輕,風渚蘋煙翠。’看來眉山老百姓的日子,真心過得悠閑舒適啊……”

程戡想起一事,湊趣道:“對了,聽益州商賈所言,此詩乃眉山一位小孩所作,就是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傳說在大理點破童謠那位。”

皇後一聽就皺起了眉頭:“不是說那孩子才六歲嗎?官家,我大宋六歲孩童,跑那些地方去幹嗎?這又是虎狼又是瘴氣的,要是出了什麽三長兩短,毀了我大宋讀書種子,豈不是傷了官家仁德?”

趙禎就看著梁適和程戡:“還是皇後心細,儂智高被擒的消息傳來,大家都只顧著高興,忘了還有這一節。要不下道旨意,讓州府管一管?”

兩位文官就開始皺眉,程戡拱手道:“啟稟陛下,因一個六齡孩童,便從內中降旨,未免過於驚世駭俗了,州縣上接旨之後,也難以處置。”

“還不如待臣返回宅邸,修書一封與張侍郎。張家公子張恕,如今正任眉山知縣,說明官家意思,讓他看顧一二便了。”

趙禎點頭:“如此甚妥。”

皇後接著說道:“可要看顧好了,就在蜀中好好讀書,不許他再四處亂跑,以免誤了學業耽擱了前程!”

程戡躬身道:“謹遵娘娘懿旨。”

趙禎揮手:“程卿不必如此拘束,這就是私會而已。那就擺宴吧,就在這青山綠水之中,來一場野宴。”

梁適湊趣道:“給官家一說,這殿中,還真有幾分登高望遠,悠遊山林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