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2/2頁)

蘇油躬身道:“大巫,我們族人,在千年前就留下了三本書,講述的是文王周公傳下來的禮儀,合稱《三禮》,其中有一本叫《禮記》,共有四十六篇,其中有三篇,《祭法》、《祭義》、《祭統》,專講祭祀之事。是我大宋讀書人必讀的書籍。”

大巫說道:“難怪,難怪,果然是有傳承。”

蘇油說道:“大巫,那我接著再講講祭祀的目的?”

大巫趕緊說道:“請講。”

蘇油說道:“《禮記·郊特牲》雲:‘祭有祈焉,有報焉,有由辟焉。’”

“祈,猶求也,謂祈福祥,求永貞也。這是說祭祀是為了向神靈祈福。”

“報,謂若獲禾報社。社,便如同這三日二林部的大會。這是說祭祀是為了向神靈表達感恩之情。”

“由,用也。辟讀為弭,謂弭災兵,遠罪疾也。這裏是說祭祀是為了請求神靈消弭禍患。”

“除此之外,祭祀還有一個作用,‘陰幽思也’,還為了追懷自己的先祖,逝去的親人。”

“大巫,二林部的祭祀活動,應該也是這幾種目的吧?”

大巫嘆息道:“這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卻不料早有智者了解得如此透徹。孩子,你們那個西伯和周公,是兩個了不起的人物。”

蘇油躬身道:“那是我們漢人的幸運。大巫,接下來,我就說說祭祀的方法,不過這些東西是我自己想的,如果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巫指正。”

大巫說道:“你說吧。”

蘇油說道:“大巫,人之所以是神靈的寵兒,是因為人與別的品類不同,我們被賦予了靈性。這一點,成為了我們與禽獸的區別。你認同嗎?”

大巫點頭:“是的,不過人裏邊,也有泯滅靈性的少數,禽獸裏邊,同樣也有具備靈性的少數。”

說完撫摸著自己懷裏的白猿:“比如它。”

小白猿手臂很長,伸手去拉大巫的胡子作為回應,果然充滿了靈性。

蘇油躬身道:“的確如此,蘇油受教了。現在我們只說大體——正因為我們有了靈性,因此才學會了狩獵,用火,耕種,放牧,紡織,修房架橋等等,這一點,你認同嗎?”

大巫點頭:“認同。”

蘇油說道:“那麽接下來,就要說到我們的分歧了。我們認為,最好的祭品,不是戰爭的俘虜,無辜的商人,幼弱的孩童。”

“我們認為,最好的祭品,應該是我們人類,用神靈賦予我們的靈性,創造出來的最精美的物品!非如此,不足以報答神靈給我們獨有的恩賜!”

“春天的水獺,會將抓到的第一條魚擺在岸邊,身子直立雙手擺放胸前,祭祀河流。”

“秋天的紅豺,會多捕獲一些獵物,將它們堆放到一起,祭祀山林。”

“這就是俗諺所謂的‘獺祭春,豺祭秋。’可如果我們的祭祀,如水獺紅豺一般,那我們之於禽獸,又有什麽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