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舍妥協

如果能夠搭上世家,無疑進入了一條快車道。

顧青很明白這個道理,但他更明白,其中的後患更大。若將來朝堂的重要位置被世家之人瓜分,朝堂的很多政令就無法推行下去。

出身世家的人,他眼裏最重要的是家族利益,而不是天下百姓的利益,這也是當初高宗和武則天在位之時為何要拼命削除朝堂上世家勢力的原因。

人浮於事,羽翼豐滿,與天子之權分庭抗禮,作為天子,他們如何能忍?

於是高宗和武朝時期,兩位帝王窮一生之力改革朝堂,削弱世家的影響,並大肆提倡科舉,讓寒門子弟代替朝堂上世家的位置,這些都是削除世家的舉措。

到了李隆基的時代,朝廷終於勉強甩掉了包袱,漸漸將世家的影響從朝堂排擠出去,李隆基才得以大刀闊斧地明吏治,清朝堂,舉仁政,開創出開元盛世。

一切都有因果,開元盛世不是憑空得來,高宗和武則天之時打下的國力基礎是其一,削弱了世家對朝堂的影響力是其二,有了這兩個重要的原因,開元盛世才能在史書上留下輝煌的一筆。

不可否認李隆基有他的出色之處,執政的前半段確實勵精圖治,但前人栽樹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世家幫顧青固然是好事,但弊端也不少,尤其是張謝氏說得很直白,她需要世家重新在朝堂上占據重要位置。

這個口子一開,將來顧青和繼任者或許又要花上百年的時間慢慢削弱世家的勢力。

也許在張謝氏的眼裏,世家幫助顧青可以讓他少奮鬥二十年,但在顧青眼裏,卻會讓他多花百年的時間。

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筆虧本買賣。

“價太高了,我出不起。”顧青斷然搖頭,如果朝堂又被世家各方勢力分割,天下仍是一片烏煙瘴氣,顧青的志向根本無法實現。

張謝氏氣定神閑道:“可以再談談,其實如今的朝堂上就有不少世家子弟,你那位世叔李光弼李叔叔,就是出身柳城李氏,當初的宰相李林甫更是與天家同宗,還有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出身太原郭氏,顧青,不管你承不承認,如今的朝堂是世家與寒門共存,但世家仍占據著許多重要位置。”

顧青笑道:“既然占據了重要位置,姨娘何必與我談?將來我若執掌大權,世家仍舊蕭規曹隨便是。”

張謝氏嘆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年武後執政時,世家被她打擊得元氣大傷,無數世家子弟被逐出朝堂,大興科舉提拔了一大批寒門子弟,到了開元盛世,世家才算恢復了些許元氣,朝堂上雖說世家子弟不少,但比起唐初之時仍遠遠不夠……”

“所以,姨娘要的是恢復唐初之時世家的榮光?朝廷舉士不經科考,仍以投行卷的方式從世家子弟中薦舉?”

張謝氏點頭:“是的,論治國,論朝野聲望,哪怕只論學識經史,世家子弟無疑比寒門子弟強上許多,豈有棄美玉而取頑石之理?”

顧青冷冷道:“你們世家把做官的路封死了,寒門子弟世世代代永無出頭之日,生來只能老老實實做農戶,當軍卒,而你們世家卻世代享受榮華富貴,這就是你們想要的?”

張謝氏皺眉道:“顧青,冷靜點,就事論事的話,我說的哪句話不對?我們世家出來的子弟並非酒囊飯袋,事實上他們自小就讀書,讀得很辛苦,還要習君子六藝,賦詩作文,論政砭治,相比那些沒見識的寒門子弟,世家無疑強上許多,可以說,世上絕大部分人才都在世家,朝廷取士自當以世家為先。”

顧青面色愈冷:“姨娘,我顧青也是出身寒門,甚至寒門都不如,只是個差點餓死的農戶,你當著我的面處處貶低寒門,太失禮了吧?”

張謝氏頓覺失言,急忙笑道:“賢侄莫怪,是我失言了。其實如今的你早已不是寒門,而是連世家都要仰望的權貴,賢侄何必仍以寒門自居。”

“做人連本都忘了,還配做人嗎?我就算當了天子,出身也是堂堂正正的寒門農戶。”顧青搖搖頭,道:“姨娘,你我理念不合,怕是談不攏了。”

張謝氏盯著他的眼睛道:“你已與天家不死不休,此時若不願與世家合作,便是又得罪了世家,放眼天下,舉目皆敵,難道全靠你的安西軍保你嗎?”

此話一出,屋子裏空氣頓時冷凝了幾分,張拯神色緊張,但張懷玉卻仍舊神情清冷,永遠一副淡定的模樣。

顧青迅速看了看張懷玉的表情,然後笑了:“姨娘這話似乎在威脅我?”

明明是笑著說的,可張謝氏卻陡然發覺自己的後背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股森森的殺氣在自己的周身縈繞。

此時的她終於察覺到,面前這位說話的年輕人不僅僅是張家的女婿,也是十萬安西軍的主帥,是從屍山血海裏趟過來的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