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經過余思雅的調查,辰山縣發現了兩起私藏考生錄取通知書,準備李代桃僵的案件。

相較楚玉濤的隨機性,杜鋒年則顯然是對方精挑細選的針對對象。一是因為他跟公社的個別幹部有過節,二來則是因為北丘公社主管教育的主任眼光比較高,對外面的大學也知道一些,清楚北大是個好學校,所以生了貪婪,就把錄取書藏了起來,想借著這錄取通知書送他兒子去上好大學。

當然,兩者也都有共同點,那就是在當地,無論是楚玉濤還是杜鋒年都處於孤立無援的位置。一個是成分略有瑕疵,戰戰兢兢,家中壯年已逝,只有一個老人的本地小夥,一個是外來的知青,上面隨隨便便一句政審沒通過就能糊弄過去。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這兩人又都是精挑細選的,都是那種好拿捏,又無力反抗的對象。

要不是中途竄出來一個較真的余思雅,這個事他們還真得逞了。

查明真相後,梅書記特批,讓涉案人員統一關押,等調查小組來審查後再說。

調查小組來的那天,也是省報特刊發行的那一天。當天,很多省城的單位都收到了省報特刊,不少人奔走相告,相互借閱查詢,查自己的孩子,查親戚朋友家的子侄輩。而調查小組的消息更靈通,他們上了汽車都人手一份特刊,從上車看到下車。

因為余思雅在這個事涉入較深,加之又好幾次在省報亮相,尤其是清河鴨還出錢贊助省報出特刊,算是在某種程度上挽回了辰山縣的印象分。故而,梅書記讓余思雅也加入到迎接調查小組的隊伍中,美其名曰,縣裏的兩起案子都是她查出來的,她最了解情況。

於是,余思雅一大早又從鄉下趕到縣城,然後與胡秘書一起在大門口迎接調查小組。

大約中午十一點的時候,調查小組的車子開進了縣政府。一輛黑色的紅旗轎車,除了司機,還坐了四名調查人員,為首的是教育廳的幹部,姓顧。

車子一停下,胡秘書立即上前拉開門,微微弓著身,熱情地說:“歡迎顧主任一行到我們辰山縣調查,梅書記有個會議,還沒開完,你們辛苦,先隨我去食堂吃午飯吧!”

這位顧主任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皮膚很白,很斯文的樣子,一雙手也很白,估計是天生膚色白,因為他的手指上有不少老繭並不是五體不勤。

這種場合,胡秘書發揮比較好,余思雅沉默地當背景板。

兩人一起將領導帶去了食堂招待客人的包間。

食堂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和酒水,在上東西的時候,梅書記匆匆趕來,先說了一番賠禮道歉解釋的話,然後坐下自我檢討了一番:“我們縣竟然出了兩起這樣的事情,我實在是痛心,這是我治下不嚴,回頭我就給市裏寫檢討信。請調查組的同志們一定要徹查此事,還廣大考生一個公平。目前查到的兩起高考錄取通知書盜用的相關人員已經都被抓了,只待審理。”

這話說得漂亮,顧主任斯斯文文地說:“梅書記言重了,我們在來的路上已經了解了辰山縣對此事的處理態度,非常及時有效,而且還促成了高考信息的公開化,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話很委婉,但說明辰山縣的動作領導看在眼裏,是滿意的。梅書記松了口氣,謙虛地又檢討了幾句,說起了辰山縣的特產和風土人情。

吃過飯後,胡秘書和余思雅以及教育局的幹部將調查小組的同志領去了教育局,將他們所調查到的兩起案子,還有縣裏這一屆考生的情況,招生處的名冊等等,全部移交給了調查小組。

因為隨身攜帶著直接從教育廳調來的辰山縣錄取名單,調查小組的調查非常方便,核對一遍兩地的錄取名單,就能知道教育局這邊還沒有遺漏掉的錄取通知書。

經查實,只有楚玉濤的錄取通知書被盜,其他的錄取通知書都如實記錄在教育局的名冊上。但這並不能保證就沒有意外了,杜鋒年的案子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案例,公社幹部也能攔住,盜用公社成員的錄取通知書。

如果一個公社一個公社的調查,效率太低了,因為基本上每個公社都只有幾個人考上大學,加上公社之間都是鄉間小路,汽車不一定能通過,得繞路。浪費汽油不說,三五天根本跑不完這麽多的公社。

對於這件事,調查小組借鑒了余思雅貼紅榜的做法,讓教育局印刷了一份全縣的考中名單,蓋上鋼印,每個公社發一份,縣城各單位也發一份,要求張貼在告示欄裏,長期保存。最後還在下面加了一行備注:但凡在此名單上,卻未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請到教育局或縣政府反應此情況,長期有效!

這樣一來,口口相傳,即便考生沒看到,他的親戚朋友同學老師都可能會看到這張告示,進而通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