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6頁)

售貨員吃驚地看著她:“這……余主任,這怎麽行呢,不用了,孟經理吩咐過了,你放心,但凡有人問起,我都會如實說的,要是對方有車子,我會同志孟經理的。”

“孟經理歸孟經理,咱們歸咱們。你這同志幫咱們清河鴨賣了這麽多鴨子,我都還沒好好感謝你呢,咱們養殖場的銷售人員,除了底薪,每拉到單子也是有提成的,我這是按照咱們養殖場的規矩辦事。就這麽說定了,辛苦你了。”余思雅拉著這同志熱情地說。

誠然,因為孟蘭的關系,售貨員不會偷懶,但對於這多出來的工作心裏有沒有抵觸情緒就不好說了,敷衍行事和賣力吆喝可完全不一樣。要是能花點小錢徹底解決這問題不是好事嗎?人家幹了額外的工作,拿幾塊十幾塊也是應該的。

那售貨員一聽是養殖場的規矩,真是羨慕極了,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余思雅的提成說法:“那就謝謝余主任了,你放心,只要有人來問這個事,我一定幫你們好好推銷。”

果然,有胡蘿蔔吊著,積極性就是不一樣。余思雅鼓勵地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辛苦了,我走了,有好消息記得打電話通知我。”

辦完這個事,在省城余思雅暫時沒什麽忙的了,便回了紅雲公社。

可能是這年月車子太少,閑置的更少的緣故,百貨公司那裏一直沒消息傳來。

直到十天後,余思雅才在前兩天的省報上看到了省報新開辟出來的專欄,占的版面非常小,就是一塊豆腐塊,而且在內頁不顯眼的地方,裏面還搜集了三條求購信息,跟余思雅這一條合在一起成了一個欄目,很容易被忽略過去。

雖然不顯眼,但好歹是個廣告,多少有些用,也是一個門路。

放下報紙,余思雅叮囑馬冬雲:“這幾天辦公室裏要留個人,注意電話,要是有人打過來說車子的事,馬上通知我。”

“車子?”馬冬雲狐疑地看著余思雅,不清楚這是怎麽回事。

未免她因為不知情,錯過了有用的消息,余思雅把報紙遞給了她,指著豆腐塊的地方:“我們公社準備買一輛二手的貨車,省報幫我們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第二百貨公司那裏也替咱們掛了一個求購的信息牌。你留意一下,做不了主的,就留下對方的姓名、單位、電話號碼,等我回來再說。”

馬冬雲看著報紙上的白紙黑字,腦子都感覺不夠用:“買車?余主任,咱們要買車子,我,我沒做夢吧?車子很貴吧。”

提起這個余思雅就嘆氣:“很貴,最便宜的一輛也要四五萬,我們買不起,所以我才想買便宜的二手車啊。”

好吧,二手的還能接受。一旦接受了這個計劃,馬冬雲就興奮起來,他們公社就要有大貨車了,可不能壞在她手裏。

“好的,余主任,你放心,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電話的。”

余思雅點頭:“好,你去忙吧,把小李叫過來,我有點事要跟他說。”

馬冬雲高興地走了,不一會兒換了小李回來。

一年時間,原先還有些白凈斯文的小夥子長結實了許多,皮膚也黑了不少。

他匆匆跑進來:“余主任,你找我有事?”

余思雅點頭,丟下一枚重磅炸彈:“嗯,我們打算買一輛貨車,在車子來之前,先選兩個人送到縣運輸隊去學習學習。”

“什麽?買車?”小李嚇了一跳,“先前怎麽沒聽你說?”

余思雅把報紙丟給了他:“這不是還沒找到貨源嗎?不過應該快了,咱們先把司機招好,等車子回來就有人開了,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開車的人要挑年輕點的,身體強壯,有點文化知識,動手能力比較強的那種,還要腦子靈活,學習能力強,萬一車子在路上壞了,小毛病都得靠他們自己修。”

可以說,這要求非常高了。但余思雅也沒辦法,誰讓現在的環境就這樣,半路上車子要是出了故障,想找個修車的,拉車的可不容易,只能靠司機自己想辦法。

符合這些要求的,小李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余主任,你這要求太高了吧,我上哪兒給你找這麽能幹的人去?”

余思雅直接開口道:“不然呢,動手能力不強,車子在半路上壞了怎麽辦?想不到就那就全公社遴選,我們公社的貨車司機雖然工資待遇比不上城裏面,但基本工資二十塊,跑長途過夜再加五毛錢一天的補助,勞保產品單獨算,雨衣、雨鞋、手套、皮帽一年一套,其他各種待遇跟養殖場職工一樣,年底發雙倍的獎金。”

這待遇在養殖場也就比幾個元老領導稍微低一點。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得領三四十塊,比不少公社幹部都高了,還沒公布,小李就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搶破頭也想要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