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5頁)

陸家人口簡單,女子又不得幹政,就剩下正元帝和三個皇子。

顧野雖然當皇子的時間短,但自打跟在正元帝身邊,遇到一些他不怎麽明白的事,正元帝都會掰開了、揉碎了和他說。

所以他越發信服這個皇帝爹的同時,也漸漸對朝中的一些事務開了竅。

“那我就代表咱家去?”顧野搔搔頭,“您說的我都懂了,就是怪不好意思的。要我在大幾歲就好了,人家也就不會笑話我了。”

正元帝笑了笑沒說話。

顧野若是大幾歲,正元帝讓他插手科舉,那就等於是昭告天下,他準備把儲君之位傳給他了。

雖然現在三個兒子裏,正元帝確實是最屬意顧野。但他下個月才七歲,自家這江山也才打下一年,且不到那個時候呢。

顧野說自己太小了,其實他的年紀恰到好處,都知道他是去充當個吉祥物鎮場子的,雖也會讓群臣猜想,但不至於惹出無盡的風波來。

笑完正元帝頓了頓,問他說:“你剛不是那個意思?那你提文大人他們做什麽?”

“我就是想讓您給文大人他們放半日假,正好我也散散。”

正元帝:……

合著這小子不是來要權的,純粹想偷懶!

宮中皇子讀書比外頭刻苦多了,天剛亮學到天擦黑,中間就一個時辰午歇。

文大老爺等人每日都會奏報幾個孩子的表現,陸煦就別提了,每天能在課上清醒的時間少,昏睡的時間多。

顧野和馮鈺卻都是學的極認真,但人馮鈺是自小被這般悉心培養的,早就養成習慣了。而顧野等於是散養著長大的,卻還能憑著意志力堅持下來,更顯得難能可貴。

“那就把下一旬的休沐,挪半日到今日。”正元帝看了他一眼,“不過也就這半日散散了,月底之前擷芳殿就能收拾出來,你往後時不時要住的,到時候自己讓人安置一番,三月你要過生辰,四月忙殿試,功課也不能落下,且有的忙呢。”

顧野笑著連連道謝,說自己保證不懈怠。

等他準備告辭的時候,正元帝又道:“把阿煦也帶上。”

雖顧野沒說今日要出去做什麽,但正元帝現在對他也有些了解了,想著肯定是有什麽好玩的事情,才讓這小子天不亮就過來告假。

顧野點頭道:“我省得的,您不說我也得帶著他的。”

他說“也得”,不說“也會”,因為自打那日去過一次城外後,小哭包陸煦就纏上了顧野這個哥哥。

倒也不是一味歪纏,就像養成了什麽習慣似的,遇到事兒就愛問他哥。

課上陸煦時常睡過去了,午歇的時候陸煦就找他補課。遇到有先生講的他不明白的,他也找他哥問。下午肚子餓的時候,他也不找奶娘,很自覺地去掏顧野小荷包裏的小點心小肉脯。

顧野被先生們一直誇獎的“意志力”,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陸煦逼出來的。

他一口一個哥的,若顧野表現的不如他,或者答不出他的問題,那多丟面兒啊!

從養心殿出來後,顧野就把消息帶回了文華殿,說午後可以出宮去玩的事兒。

此時上午的課程還沒開始,陸煦就已經打起瞌睡了,聽到這消息立馬不困了,連忙問他:“這次去幹啥?騎馬、放紙鳶?還是玩別的?”

他連珠炮似的一通問,顧野反而不敢說了。說了怕是要被他問到中午。

“反正是有好玩的,到時候你就知道了。”顧野安撫住了他,轉頭看向馮鈺,又壓低聲音道:“正好你再見見珠兒姨母。”

馮鈺這幾天心情很是不好——因為這幾日他聽府裏下人偶然提起,秦氏正在給他爹張羅續娶的事兒。

雖然是她娘提的和離,可這才過去多久?還不到一個月呢,實在太快了些。

他心裏實在有些別扭,但作為小輩,他卻不好置喙,想著私下裏和他爹談談。

和離那日,馮源表現得那般黯然神傷,這半個多月裏他也很是消沉,下值回家後就是借酒消愁,然後醉的人事不省。連馮鈺成了皇長子伴讀這樣的大事,他都沒有表現出太激烈的反應。

那日他難得清醒,卻只是道:“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年爹和你娘沒有那些,最後落到這個局面。所以這次還是聽你祖母的。不論怎麽樣,你是咱家的嫡長子,不管再娶誰進門,都不會影響你的地位。”

馮鈺雖然是葛珠兒一手帶大,和她最親近,但在魯國公府開府之前,他們一家三口還是十分和睦的。

做兒子的,多少對父親是有些孺慕之情的。

然而聽到馮源把他和葛珠兒的不幸歸結於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把續娶的事說的如同吃飯喝水那麽平常,仿佛和他沒什麽關系似的——不只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未來續娶的女子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