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5頁)

後頭一家子吃了團圓飯,又在一個屋裏一起守歲,和和美美地就到了新的一年。

整個年關,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英國公府隔壁大肆修葺。門口都用幕布圍上了,攔了半條街,出入的時候有些不方便。

那也是一座極大的府邸,聽王氏說是十一月上頭就開始大修,一直修到現在了。也不知道正元帝是準備在年後封賞哪家。

好在兩家府邸都極大,雖然外墻挨著,裏頭的院子卻算是隔開。

所以除了偶爾能聽到響動和出行的時候需要繞一繞路外,其他時候日常起居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年頭上是酒樓最繁忙的時候,年初二開始,顧茵就也得去食為天上工了。

王氏跟著她去過一次輕食雅舍,一開始王氏肯定會喜歡這樣的地方的,但沒成想後頭王氏就不想去了。

倒也不是王氏覺得那裏不好,而是那裏的婦人年齡層和她不相符,只有文二太太算和王氏聊得來。

文二太太還有其他朋友,王氏也不願意文二太太為了照顧自己,而少了同別人玩樂的時間。

說起來,和她興味最相投的,還是那位同樣姓王的老姐姐。

王氏剛想到她,隔天一大早,王太後就來串門了,還帶了一車年貨。

那會兒武青意帶著倆孩子上街去玩了,王氏在家實在無聊,真讓人套車準備去戲園子,就邀請王太後一起去。

在馬車上,她們姐妹倆就說起話來。

王太後本來沒見到顧野還有些小失望,但興味相投的人一聊起來,那真是有說不完的話。

聊著家常瑣事,沒怎麽察覺,馬車就已經停在了吉祥戲園外頭。

戲園裏最近還在唱《風流記》,這戲文聽到現在戲迷們都爛熟於胸了,只是裏頭的唱段實在美妙,回味無窮,每次聽都有不同體會,而且年頭上又正是聽戲的好時候,所以雖然演了一個月了,還是很賣座,一票難求。

這次的雅間不用王太後出動侍衛,因為自打食為天和小鳳哥合作的戲曲大熱之後,顧野特地給他奶爭取了個特權——就是讓園主留了一個雅間出來,讓他奶隨時想去都能去看。

別看那園主從前目中無人的,不把他們倆孩子看在眼裏,眼下卻簡直把顧野和小鳳哥當祖宗似的供著,無有不應的。

當然了,園主也不是肯吃虧的人,所以留出來的不是頂好的單獨一間房間的雅間,而是用屏風擱出來,挨在一處的那種,其實沒比樓下大堂安靜多少。

不過王氏也不是講究人,有位置能看戲就成,倒沒因為這樣而不滿意。

兩人連票都不用買,王氏靠著刷臉,就把王太後帶進去了。

兩人落座後,王氏道:“和老姐姐都第三次見面了,到現在還不知您是哪家的呢!這次可再不好忘了,沒得只有你尋我。我想你的時候卻不知道哪裏去尋你!”

王太後真要笑著回答,卻聽旁邊的雅間突然喧鬧起來。

旁邊突然喧鬧起來。

一老一少兩個婦人上了樓來,端茶倒水的夥計背對著樓梯口,沒察覺有人來了,轉身的時候茶湯撒出去了一些,正好灑到那老婦人的衣擺上。

夥計正在忙不叠道歉,“小的有眼無珠,不小心把茶湯灑到夫人身上。老夫人恕罪!”

夥計面前高髻華衣的老婦人怒目圓睜,身旁的年輕婦人則幫著打圓場道:“您別生氣,這夥計也不是故意為之,幸好只弄濕了您一小截衣角,用帕子一蓋就瞧不出什麽了。”

“有你什麽事兒?”老婦人轉頭怒瞪她,“若不是你預定不到最好的包間,又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她一開腔,王氏就認出罵人的正是魯國公府的秦氏。

兒媳陳氏被她罵的不敢還嘴,只歉然道:“您不肯亮明自家的身份,所以……但歸根到底,確實是兒媳的不是。”

秦氏確實不肯亮明身份,都知道這戲碼是英國公府的人鼓搗出來的,她怎麽可能盯著自己的身份來看戲?

可是年頭上走親訪友,女眷們都在說這個戲,只她沒看過,很多時候插不上話,這才得偷摸著過來瞧瞧。

那秦氏懶得同夥計掰扯,煩躁地擺擺手讓他快滾,而後就在王氏她們的隔壁坐下。

雙方只一個屏風相隔。

秦氏坐下後嘴巴不閑,挑三揀四了好一通,陳氏依舊不急不惱地好言相勸。

後頭到了好戲開場,引人入勝,秦氏的抱怨聲才慢慢低了下去。

王氏和王太後一對眼,心裏都不大看的上這樣磋磨兒媳婦的惡婆婆做派,自然也沒了閑聊的興致。

兩人吃著點心磕著瓜子,只把注意力放到戲台之上,再次回味起自己喜歡的戲曲。

一直到戲碼最尾聲處,風流皇帝在生死一線之際,給俏寡婦擋了刀子,兩人終於互訴衷腸,解除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