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6頁)

武青意垂眼算是默認。

“那你待如何?”

“不如何。”武青意重新擡頭,“我再去見她一次。”

前些日子途徑寒山鎮,他本是有機會去找她的。但是想到他師父對未來的擔憂,他沒去見她。

這些天,他在心裏告訴自己,雖她是寡婦,帶著個年幼的孩子,但他們母子都十分聰慧,尤其是她還有一手不輸於禦廚的本事。新朝政通景明,她必然可以活的很好。

可心底,到底有一絲不甘。

想再去見見她,問問她是不是真的過得好。

這次回鄉,他必然是要再去見她的。

“想和師父討一樣東西。”

老者煩躁地擺擺手,讓他去自己庫房裏挑。

反正他庫房裏絕大多數東西都是他這徒弟送的或者義王賞的,在外人看來極為珍貴的東西,於老者而言不文一名。

“我是想要……”

“隨便什麽都行,別煩我!”

雖然當初是為了報恩,他才留在武青意身邊,但這些年如師徒父子一般相處,感情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尤其是知道他已經有心儀女子,老者更是煩的不行——從前是他心無所屬,也不想再成家,所以那辦法算是得用。現在既知道他難得對人動了心,難道真為了還沒發生的事情,讓他這徒弟打一輩子光棍?

可惜老者自詡是個通曉武藝醫術八卦易容的全才,一時間還真是想不到別的法子。

為今之計,還是先得讓英國公武重活下去。

他當年重傷是為了救義王,傷的實在重,不然後頭也不會在不惑之年就中了風。只要他活著一天,就能提醒天下人一天,保佑英國公府平安一天。

武重本事不如兒子,腦袋卻不算蠢笨,不然也不會以廢人之身苟活這些年,也是要保全兒子的意思。

只可惜老者也看出,武重早就心灰意冷,此種心境下,便是他意志力非凡,對身體的恢復也是極為不利的。怕是也就這麽幾年可活了。

老者又開始翻看早就爛熟於胸的醫書,連武青意是什麽時候離開的都不知道。

後頭小藥童進庫房灑掃,沒多會兒就著急忙慌地道:“師祖,師叔把你那塊天外隕鐵拿走了!”

那塊天外隕鐵無堅不摧,是老者的心尖寶貝,從不給外人看的。

也就是當年承蒙武青意搭救闔谷,老者忍痛提出過要把那隕鐵送給他。

武青意並不肯要,說自己並不缺良兵利器。

老者也就心安理得地留著了,沒想到他方才是要那個。

老者心痛地捂著胸口,只能安慰自己說徒弟武器超群,那隕鐵到了他手裏成了神兵利刃,也不算辜負了它!

…………

壩頭村當年遭遇洪水後又重新建了村。

可惜的是,如今壩頭村的人和從前已經不是一批人了。

王氏不禁感嘆一聲物是人非,又再道一聲慶幸。

真的是慶幸,當年要不是因為他們婆媳合力制服了那賊人,又連夜逃走,怕是如今也都不在人世了。

他們從前住著的地方已經有了一戶人家,但因為那位置並不好,所以新住著的並不是什麽富裕人家,也只建了兩間茅草屋。

王氏是打算還在這地方建衣冠冢,所以顧茵給了對方二兩銀子,那家人毫不猶豫地就搬走了。

距離中元節還有好幾日,一家子就先住下,先找人茅草屋後頭的山上挖兩個坑,再去定做石碑,等到中元節前就把石碑送過來,再填土合墳。

王氏的心情明顯不好,疊元寶的時候還道:“當年走的匆忙,只帶他們一人一件衣裳做個念想,沒想到後頭發大水啥都沒有了。”

顧茵和兩個小家夥都幫著她一道疊,顧茵聞言就勸慰道:“沒事兒,咱們多給爹他們裁兩身新衣裳,這舊衣服少些也不礙事。”

“哎!”王氏先是笑了笑,又忍不住擦了擦眼睛,“也是你爹他們沒福氣,不知道你後頭會有那麽好的廚藝,都沒吃上一口。”

顧茵說這也不難,“雖然茅草屋簡陋,但我們出來的時候不是帶著菜刀傍身嗎?我還要隨身帶著的調料,做些飯食總是不難的。”

顧茵說著就去拆包袱,要找裏頭的菜刀。

她一動,兩個小家夥也跟著動——自打上次顧茵離家月余,回來後倆小崽子有事沒事就去瞧她。

還有過分的,顧茵去上茅房,他們也在門外等。

把王氏看的笑死了。

至於她為什麽會看到,當然也是因為她時不時就去瞧自家兒媳婦。

她也促狹,從寒山鎮出來的時候給顧茵的粗布衣裙上縫了兩根長帶子,帶子的另一頭就系在兩個孩子腰間。

這下子真成了把孩子系在褲腰帶上。

把顧茵都笑壞了,不過從寒山鎮到壩頭村路途遙遠,外出謹慎些總是好的,也就由著王氏把他們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