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4/5頁)

徐廚子也沒想同他掰扯,見他跑了便又回攤子上幫著王氏的忙。

過了一刻多鐘,顧茵做好魚羹過來了。

新鮮草魚開邊後拆出主骨和腩骨,魚肉用鹽腌上一會兒後下油鍋,煎至兩面金黃出鍋,之後拆出魚肉,拌上生粉。

魚骨則下鍋煎出香味後加水,大火燉上兩刻鐘,燉好後撈出魚骨,放入之前拆好的魚肉,再放青瓜絲、粉絲、春筍絲、鮮菇絲、木耳絲,接著放油、調味。

最後一步則是勾芡——在打一個雞蛋,在雞蛋裏放生粉,倒入鍋中即可。

出鍋的時候再撒上一把蔥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鮮魚羹便做好了。

裝著鮮魚羹的小砂鍋送到老太爺面前,魚湯色澤白如牛乳,入口鮮嫩爽滑,回味無窮,果然是半點兒腥味都沒有。

徐廚子幫著王氏賣粥,注意到顧茵過來就立刻跟了過來。

老太爺看他把眼珠子都恨不能貼到砂鍋裏來,最後特地剩了一些。

徐廚子得了他的許可,嘗過一口,砸吧著嘴道:“師父做的魚羹果然不腥!哎,您教教我唄?”

兩人已經一個月沒碰頭了,難得他能跟著老太爺過來,顧茵自然不吝嗇,當下就把步驟和要點都告訴了他。

徐廚子聽得連連點頭,逐字逐句都記在了心裏,後頭又幫著她回攤子上賣粥。

一通忙到早市過半,顧茵小聲問徐廚子說:“你出來都小半天了,不會誤了的你事吧?”

徐廚子道:“不會,我跟著老太爺出來的。而且今天二老爺陪著二太太回娘家,二少爺、三少爺也都跟著一道去了。大老爺他們都是好性兒的,知道我是跟著老太爺出來的,也不會說啥。”

顧茵於是也不再問。

不過這天也得虧有徐廚子在,因為在那個幹瘦漢子之後,又來了好幾個尋釁的客人。

然而論文,他們說不過顧茵,論武,他們掰扯不過徐廚子和王氏。而且不管他們怎麽作妖,顧茵他們都會分出一人去應對,並不影響其余兩人接著做生意。

尤其徐廚子亮明了自己文家大廚的身份,對著顧茵恭敬地一口一個“師父”的,越發有說服力,也就再沒人敢說顧茵是扯虎皮做大旗,虛假宣傳。

忙到下午晌,老太爺收了魚杆和徐廚子回文家,顧茵則和王氏照常收攤。

而在他們都離開碼頭後,那幾個尋釁發難的人從各個角落裏躥了出來,都聚攏到一處。為首的正是那個尖嘴猴腮的精瘦漢子。

幾人嘀嘀咕咕了一陣,漢子給他們都分了錢,便就此散開。

那漢子恨恨地看了一眼顧茵攤子的位置,離開碼頭沿著小路七拐八繞,最後走進了王家老宅的後門。

老宅的後門裏等著一個中年婦人,給那漢子開了門後便問他今天境況如何。

那漢子道:“事情不如您說的那麽簡單,那惡婆婆並不吃激將法,還有文家那大胖廚子幫腔,兄弟幾個忙活一天也沒能攪黃他們的生意。”

婦人蹙眉道:“別是你們怕了關捕頭,所以特地放水吧?”

“媽媽說的這是哪裏話,兄弟幾個既然收了銀錢,那肯定是辦好差事。關捕頭雖厲害,至多抓我們進去蹲幾天大牢,難道我們還會怕那些?是真的那對婆媳難搞,油鹽不進。但兄弟幾個都是做了事兒的,您看這辛苦錢……”

婦人聽他沒把差事辦成,本是不想給銀錢的,但這件事並不能宣揚出去,便只好還是按著之前說好的數目交付了銀錢。

等到把那無賴打發走,婦人關上後門,腳步匆匆地就往主屋去了。

王家老宅的主屋裏,王大富和趙氏,王大貴和鄒氏都在等著聽消息。

聽到那媽媽來報,說事情並未如他們預想的那樣發展,幾人臉上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大房的趙氏最沉不住氣,當家就開始罵罵咧咧的。

她從王氏到顧茵再到武安都罵了一遍,說王氏越老越奸猾,又說顧茵看著年紀小,卻是個滿肚子壞心思的,活該她這個年紀就守寡,最後說小武安一副短命相,跟他爹和哥哥一樣活不長。

趙氏越罵越難聽,王大富都聽不下去了,拍著桌子罵她:“你這是恨不得把我們王家祖上都捎帶上一起罵是不是?再說你現在罵人能頂什麽用?”

趙氏都當祖母的人了,被他罵了也不吭聲敢還嘴,只放低了聲音道:“我不是急的嘛!王寶蕓回來就算了,去那三教九流群集的碼頭討生活,和咱們也不相幹。可怎麽就和文家扯上關系了?咱家好不容易打通了文二老爺的路子,要把孩子送到文家上學的,若是讓她橫插一杠子……”

王大富聽到這話也是一嘆。

而自始至終沒吱聲的王大貴和鄒氏夫婦對了一眼,鄒氏就開口道:“大哥大嫂聽我一句,眼下不是想孩子們進學這事的時候。而是該擔心王寶蕓會不會發現當年的事。畢竟她都搭上文家了,難保不會有別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