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2頁)

鄒氏則道:“是呀,我和大嫂知道你們境況不好,若是我們還穿金戴銀的,那不成了抖威風嗎?”

兩人唱和起來,依舊是不落下風。

顧茵依舊不急,不緊不慢地道:“是呀,兩位舅母說的在理。但是我娘不知道啊,她來一看,嫂嫂們的穿戴富貴逼人眼,可不就把兩位舅母當成了特地扮窮哭窮的?但我想著肯定不是您們故意哭窮,那得是多喪良心的人才能對遭了災無奈回鄉的親人撒謊呢?肯定是誤會嘛!”

王氏咧嘴想笑又給忍住了,只點頭裝作恍然道:“原來兩個嫂嫂穿成那樣,說那樣的話竟然是為我著想啊。我還真當她們喪了良心呢。不過你說也奇怪,她們幾個兒媳婦都穿的那麽富貴,紅光滿面,瞧著一個比一個活的滋潤。她們當婆母的怎麽就過得那麽不好呢?”

顧茵沉吟半晌,壓低了聲音,但也確保在場的人都能聽到,“兩位舅母要說的不是假話,那就是她們這些年過得日子是表面光鮮,內裏辛苦。福都讓兒媳婦們享了,苦由她們受了。”

說著話顧茵嘆了口氣,痛心道:“娘,咱們家日子雖然窮,但家裏最好的肯定是都緊著您,我和武安都孝順您,肯定不會讓您過那種表面光鮮、內裏爛透的糟心日子。想不到天下還有這麽不講孝道的人家,我心裏實在難受。”

王氏憋笑憋得臉都快抽抽了!

趙氏和鄒氏則齊齊變了臉色,她們怎麽也沒想到這農家小媳婦張嘴就編排出了這些話,做一個喪良心右一個不講孝道的大帽子扣下來,簡直讓人喘不上氣。

尤其他們兩房都有在讀書的孩子,都知道名聲最為要緊,要是讓這話傳出去,別說往後科考,那真是人都要不要做了!

“青意媳婦兒休要胡說!”鄒氏又驚又氣,但是顧茵的話都是順著她先前的話說的,一時間竟想不到如何反駁。

“表弟妹這是誤會了。”鄒氏其中一個兒媳婦笑著開口道,“娘和大伯娘這是以身作則,給家裏晚輩做榜樣,教著孩子們憶苦思甜呢。我們做小輩的雖沒本事讓公婆過大富大貴的日子,如何也不會苛待他們呀。”

鄒氏那麽能言善辯,她選出來的兒媳婦和她自然是一個路子。

顧茵也不同她爭辯,只作恍然大悟狀點了點頭,“原是如此!是我想差了,我就說嘛,王家是我娘的娘家,我娘人這麽好,家裏氛圍肯定更好,斷不會出那麽喪良心的人。”

說著她又福了福身,歉然道:“我年輕嘴笨,又長在鄉野沒見過大世面,只急著幫兩位舅母解釋誤會,一時想岔了,讓舅母和嫂嫂們笑話了。”

她生的秀麗白凈,年紀也不大,致歉的口吻和神情又十分真摯,全然一副為他人著想的模樣,趙氏和鄒氏她們還真不好發作她什麽。

但是一通口舌相爭,趙氏和鄒氏也不想讓小輩看熱鬧了,揮手就讓她們都下去了。

等到人都散了,趙氏和鄒氏把顧茵三人請到廳堂。

沒了外人在,鄒氏也不兜圈子,直接冷著臉下了逐客令說:“你哥哥都不在家,孩子們在外頭念書的念書,做活的做活,家裏也沒什麽好東西招待。我們也就不多留妹子了。”

“誰要你招待了?”王氏抄著手冷笑,“我回我自己家怎麽不能多留?”

說著她便拿出了當年二老寫給他的家書。

家書的紙張已經泛黃,但是筆跡還是清晰可見。

上頭清楚地寫著大宅裏北邊的大屋子是二老留給王氏,讓她往後隨時可以回來住的。

趙氏和鄒氏齊齊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