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頁)

如是過了三年,顧茵在武家吃得飽穿得暖,終於從貧弱的樣子中掙紮了出來,長成了一副清麗秀氣的少女模樣。

王氏滿心歡喜,只覺得自己那四兩銀子花得值。就顧茵這美人坯子的長相,不說十裏八村,就是縣城裏都鮮少有比她更好看的。

也就在這一年,朝廷突然開始強征壯丁入伍攻打叛軍,凡事家裏沒銀錢疏通關系的,一個男丁不留,都得上戰場拼命去!

當時懷著身孕的王氏五內如焚卻也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家男人和大兒子被征召。

臨分別前,王氏堅持讓武大郎和顧茵拜了天地。

武青意也算是克己守禮,入洞房那一夜並未對顧茵做什麽,還帶著歉疚地同她道:“娘還懷著身子,我和爹又都要走了,我怕她受不住打擊,只好應承她。我此去兇多吉少,今遭也只是權宜之計,圓我娘一個心願罷了。若是我有命回來,我自然待你好一輩子。若是不得回,你過二年便可自行發嫁。我娘嘴兇心軟,到時候自然不會為難你。”

武青意念過幾年學堂,說起話來文縐縐的,原身顧茵在家中驟然發生變故後更是腦子發懵,根本沒懂他這一番話的意思,只把他每句話都記在心裏,重重地應了一聲。

半年之後,王氏生下了小兒子,取名為武安。自此三人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苦,但到底王氏和顧茵都是能做活的人,也總算是熬過了五年。

然而沒成想,前兒個來了消息,說是朝廷在前線的軍隊被叛軍打的全軍覆沒。

那前線可不就是武爹和武青意被征召前去的地方?!

王氏和顧茵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猛得聽聞這消息都驚得暈死過去。

王氏身子骨好,暈了沒多大會兒就自己醒了,可憐顧茵到底年輕經不住事兒,就此病了下去。

一場高熱發起來,現在的顧茵穿了過來。

整理好了思緒後,顧茵忍不住嘆了口氣。

作為一個現代人,架空穿越的小說和電視劇沒少看。

但一般穿過去就算不是什麽哪家小姐貴女的(那是宮廷侯爵文),也得有個奮發上進一心科考的弟弟/未婚夫(那是科舉種田文)。

好嘛,她穿過來就是個童養媳,兼還是個小寡婦,倒是有個小叔子,但是武安那孩子還未出生家裏就遭逢巨變,到現在他五歲了,愣是沒讀過一天書,到現在還是個文盲。

怎麽想未來的路都艱難得很!

顧茵忍不住又是一嘆。

正在這時,屋門吱嘎一聲開了,進來個荊釵布裙的婦人。

婦人看著不到四十,面容仍有幾分年輕時的風采,卻是長眉吊眼,面上還有兩道溝壑似的的法令紋,平添了不少年歲不說,還看著十分不好相與。正是原身的養母兼婆母王氏。

王氏把藥碗重重地往桌上一擱,見著她就罵道:“一炷香不到的功夫聽你在屋裏嘆了幾十次氣,不知道的還當咱家遭了多大的難呢!”

隨即王氏想到自家男人和大兒子該是沒了,可不是遭逢大難了?但她這當家的也沒做顧茵這做派,心裏越發不耐煩,面容又兇狠上了幾分,惡聲惡氣地拍桌道:“起來吃藥,怎麽還擎等著我伺候你呐?”

原來的顧茵很怕王氏。

雖然王氏待她雖不如親生子,但總歸沒有像後娘那樣磋磨她,照理說並不該如此。

可王氏長相兇,嗓門大,嘴皮子也利索,罵起人來能幾十句不帶重樣,還動不動就嚇唬原身說要把她賣了換銀錢,給顧青文做束脩念學堂。

把膽小的原身唬的一愣一愣的。

當然其實怕王氏的也不止原身一個,這壩頭村幾乎就沒有罵得過王氏的,不然他們家孤兒寡母的過不了這麽些年安生日子。

顧茵倒不是很怕她,只覺得武家大兒子的話沒說錯,王氏就是個嘴硬心軟的。不然遠的不說,就說自己聽聞噩耗後這一病,纏綿病榻月余,尋醫問藥掏空了武家最後的家底。王氏但凡心狠一點,早該斷了藥省下銀錢,讓原身自生自滅,也輪不到她來代替原身活這一遭。

王氏看她起身動作慢便越發來氣,桌子拍的乓乓作響,藥碗都跟著跳了兩下。

門上又是吱嘎一聲,五歲大的小武安趿拉著鞋進了來,一面揉眼睛一面嘟囔道:“這二半夜的,娘怎麽還在嫂嫂屋裏大喊大叫?嫂嫂且病著呢。”

王氏心情差,對著親兒子也是一頓無差別的懟,“你也知道二半夜?你娘我在外頭幹了一天活計,侍弄完田地還要去給別人家洗衣裳,回來還得給你嫂子煎藥,可不是就忙活到現在?你也知道你嫂子病的下不來床,就翹著腳在屋裏當少爺呢?”

這話罵的冤枉。

從前家裏的活兒是王氏幹的最多,顧茵排第二,年紀小的武安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