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多好的兆頭!)(第3/4頁)

“今年年頭上我還在想,你得進宮應選,要是被人硬留下苛待了,我可怎麽向你阿瑪交代。好在如今你有了自己的福分,知願那頭也不算壞……”老太太話又說回來,“姑爺是個什麽人啊?哪個旗的?”

頤行說:“上工旗的,阿瑪是河營協辦守備,從五品的官兒,要是大哥哥在,沒準兒還認得他們家呢。”

老太太哦了聲,“是武職,甭管有沒有交情,能待我們知願好就成。只是一樁可惜,懷著身子不能在娘家養胎,來日臨盆身邊又沒個親人……”

老太太又要抹淚,被頤行勸住了,“姑爺待她好,自會小心料理的。現如今事兒才出了不多久,不能正大光明回京,等年月長了,該忘的人把這事兒都忘了,到時候謊稱是遠房親戚入京來,又有誰會尋根究底。”

老太太想想,說也是,“如今就等著你的好信兒了。”

這個祈願和太後不謀而合。

老太太進宮來,這事兒早就回稟過太後,在永壽宮不能逗留太久,就得上太後跟前請安回話。

頤行陪著老太太一塊兒進了慈寧宮,當年太後曾陪先帝爺下江南,和老太太也算舊相識,因此走到一塊兒就有說不盡的話,憶一憶當年風華正茂,聊聊江南風土人情,還有孩子們小時候的趣事。頤行反倒一句都插不上,只是笑著看她們聊得熱鬧。

太後發了話,“太福晉在宮裏多住兩天吧,一則解了皇貴妃戀家的心,二則也陪我解解悶子。”

這是賞臉的事兒,老太太沒有不答應的,忙起身蹲安,謝太後恩典。

太後含笑壓了壓手,“又沒外人,犯不著拘禮。”一而扭頭吩咐頤行,“你去瞧瞧你主子得不得閑,讓他晚間上這兒用膳來。”

頤行起身說是,這就蹲了安,上養心殿傳話去了。

繞過影壁,見那個熟悉的身影在梅塢前,正負著手彎著腰,不知在琢磨什麽。

她走過去瞧,順著他的視線,看見台階前的磚縫裏長出一棵樹苗來,她納罕地問:“天都涼了,怎麽這會子長出來?養心殿前不栽樹,把它拔了吧。”

她說著,就要上手去拔,到底被皇帝攔住了。他一臉高深莫測,邊說邊指了指這小苗苗根部,“你瞧,這可不止一棵,是兩棵,雙伴兒啊!照著葉片來看是海棠,你想想,雙生的海棠……”他眨了眨眼,“多好的兆頭!”

頤行古怪地瞅瞅他,“您是說……”

皇帝沒言聲,朝她的肚子遞了個眼色,微微笑了一下。

頤行了然了,果然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雖然宇文家和尚家基本都沒有生雙伴兒的先例,但有夢想就是好的,有夢想耽誤不了吃飯。

“那就留著,命人好好看護。”她拽了拽他的袖子,“爺,我打太後那邊過來,我額涅進宮了,太後說今兒夜裏一塊兒用膳。”

皇帝一凜,“我今兒夜裏辟谷,不吃飯了。”

“為什麽呀?”頤行道,“從沒聽說您有修道的打算啊,說話兒就不吃飯,太後該著急了。那您不吃歸不吃,見一見我額涅吧,她好容易進一趟宮。”

結果皇帝臉上有為難之色,“我……也不想見。”

這麽一來,老姑奶奶就不大高興了,“這是什麽意思呀?光要人家的閨女,卻不願意見長輩兒?”

皇帝說不是,那俊眉修眼,看上去比平常要滑稽些,吱唔了再三才道:“頭回前皇後會親,太福晉進來,我見過。第二回 你會親,我再見,這身份有點兒亂。”

頤行聽完嗤笑了聲,“亂什麽呀,您的輩分見長,不是好事兒嗎?再說您是主子,見誰都不帶露怯的,怕什麽。”

皇帝牽住她的手,拇指在她手背上輕撫,低頭說:“你不懂,我心裏緊張。”

老姑奶奶對他又生憐愛,說沒事兒,“我額涅人很好,聽說了知願的事兒,誇您是天上地下第一好人,曠古爍今第一明君。”

皇帝很驚訝,“這麽高的評價?你額涅真這麽說的?”

反正大差不差吧,頤行使勁點點頭,“就是這麽說的。”

萬歲爺雖垂治天下,但有時候也需要鼓勵。她說了一通好話,他見老太太也有底氣,席而上敬了老太太兩杯酒,感謝老太太生了這麽好的老姑奶奶,替他打理著後宮,打理得僅僅有條。

太後呢,意有所指地嗟嘆:“今兒熱鬧不熱鬧?雖說熱鬧,可還是差點兒什麽。”說完瞅瞅太福晉。

太福晉一味地點頭,明白太後的意思,話不大好說,畢竟催促起來不光催一個人,這皇帝女婿三宮六院那麽老些,總不好說你見天地獨寵我閨女一個,保準懷上孩子。

皇帝則說得有鼻子有眼,“年前必有好信兒,額涅別著急。”

可頤行算算時候,好像不大靠譜,再有兩個月就該過年了,雖然皇帝不辭辛勞,成效確實是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