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水到渠成的邀寵。)(第2/4頁)

這是要挑起老姑奶奶對皇帝的不滿,說一千道一萬,後宮那些主兒再蹦噠,也不及老姑奶奶自個兒和皇帝不對付來得治標治本。老姑奶奶對這紫禁城的恨,對皇上的恨,必然是有的,晉了位也不能忘記自己哥子和侄女兒所受的苦。就算皇上有心擡舉她,萬一她哪天和皇上犟了脖子,那麽用不著誰動手,她自己就不得翻身了。

貴妃哀婉,輕輕攏起了眉頭,頤行垂下腦袋,在思量她的用意。

以後要長心眼兒了,這是含珍對她的叮囑。宮裏沒有一個是純粹的好人,個個都為著自己的利益,要做到不敗,第一是不和誰結仇,第二就是不和誰交心。

貴妃在她面前抱怨皇帝絕情,這話已經過了,任何時候過頭的話都不是好話,須得小心。

頤行不能上套,更不能順著她的話說,便道:“是家裏人不成器,觸犯了律法,冒犯了天威,往後我自然愈發惕惕然,絕不行差踏錯,一心侍奉皇上。”

貴妃見她這麽說,有些失望,心裏鄙薄著,果真各人自掃門前雪,就算至親的人又怎麽樣,進了宮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哪兒還有那閑能保佑家裏人。

成吧,橫豎套不出話來,多說無益。

貴妃扭頭讓流蘇瞧瞧時辰鐘,流蘇道:“回貴主兒,已經巳正時牌了。”

於是貴妃站起身道:“時候差不多了,皇上這會子也該得閑了,咱們上禦前謝恩去吧。”

嬪妃晉了位分,上禦前謝恩是必須,已經蒙過聖寵的可以自己過去磕頭,還沒開臉的,就得是主位或掌管宮闈的娘娘陪同前往。

如今頤行先到永和宮來,貴妃自然是當仁不讓,後宮見皇帝的機會其實不太多,每個人都很珍惜這樣的機緣,貴妃不帶著去,難道讓懋嬪挺著肚子帶她去麽?作為善解人意的貴妃娘娘,哪裏能讓懋嬪受這番勞累。

貴妃撫了撫鬢邊的點翠,微微回一下頭,示意頤行跟上。從永和宮到幹清宮不遠,經過龍光門,貴妃提袍子先邁進去,詢問門上站班兒的小太監:“萬歲爺在麽?”

小太監呵著腰道:“回貴妃娘娘話,萬歲爺進了日講,就從正大光明殿移駕了。”

貴妃朝幹清宮望了眼,仍舊帶著頤行上了東邊台階,邊走邊道:“南邊那圈圍房盡是內大臣值房,咱們宮眷不宜從那裏經過。主子要是不在幹清宮,咱們就從鳳彩門出去,沿西一長街往南,走不了多遠就是遵義門,那是養心殿邊門,道兒更近些。”

頤行恭順地說是,腳下走過漢白玉的月台,眼睛卻往南,一直望向東南角的禦藥房。

這會兒要能見著夏太醫,可得好好謝謝他,他一通謀劃,自己果然晉位了,世上還有第二位像他這樣既治得了病,又治得了命的好太醫嗎?必然是沒有了呀。自己能遇見他,實在是上輩子做了好事,所以現在愈發覺得重任在肩,她得好好幹,才能保得這些和她有牽扯的人們吃香喝辣,升官發財。

貴妃昂著她驕傲的頭顱,緩步走下台階,穿過了西邊的隨墻門。頤行忙跟上去,隨貴妃一同邁進了遵義門。

這是頤行頭一回來養心殿,養心殿相較於幹清宮,規模要小得多,更像民間大戶人家的二進院落,前面是正殿,後面左右圍房,外帶三間朝南的大屋。

聽說後面的屋子,是後宮嬪妃們每天集結的地方,頤行悄悄瞥了一眼,心裏犯嘀咕,每天如此啊,皇帝的腎怕不是鐵打的吧!

這時候養心殿前的抱廈裏出來了兩個人,說說笑笑正要往宮門上去。擡眼一瞧,忽然瞧見了貴妃,忙上前來打千兒請安,說:“貴妃娘娘吉祥。”

貴妃點了點頭,問:“萬歲爺在不在?”

叫柿子的小太監說在,又瞧瞧貴妃身後,試探著問:“這是新晉的頤小主不是?”見她頷首致意,忙又打了個千兒,“小主吉祥。請貴妃娘娘和小主少待,奴才這就替您二位傳話去。”

柿子一蹦三跳往明間去,問了門前的明海,明海說皇上人在三希堂,忙又匆匆進了西梢間,在簾子外呵腰回稟:“萬歲爺,新晉的頤小主來啦。”

正站在桌前練字的皇帝一驚,“她是來找夏太醫的,還是來找朕的?”

邊上的懷恩也轉過腦袋看向柿子,柿子笑著說:“是貴妃娘娘領著來的,想是來向您謝恩來啦。”

皇帝這才松了口氣。

都怪這陣子兩個身份顛來倒去地盤弄,已經讓他有些混亂了,她忽然之間來養心殿,他頭一件就覺得必定又是她身邊的宮女受了傷,生了病,又得麻煩他慌裏慌張換官服,紮面巾。

好在是來謝恩的,他這才從容擱下筆,整了整儀容漫步走向明間。

待在禦案後坐定,懷恩站在門前向外遞話,說:“貴妃娘娘,頤小主,萬歲爺宣二位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