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賈敏的哥哥(第3/4頁)

私底下,傅翎並沒有那麽多忌諱,口無遮攔的說著對於這封信的看法。

她沒有接觸過皇室的人,對於皇室奪嫡的爭鬥僅限於前世在各種電影電視劇上的了解,一些優質的權謀劇,裏面的人都是智商在線的。

難道現實當中不是這樣的?難道真的像那些無腦劇一樣?那也太兒戲了吧。

“這封信是傳旨之人‘順路’送過來的,你覺得當今聖上會不知道這裏面的內容嗎?可這封信還是到了我手裏,說明什麽問題?”

“太子是故意的?”故意讓聖上看到這封信,知道太子對他不滿,知道姜巖和太子有牽連,“難道他想要借皇帝之手除掉你?”

“你想多了,聖上壽辰之時,我們送到京城去的那些東西就足以說明我和太子有牽連了,而也正是因為我們和太子有牽連,才更加的安全。”

聖上做了幾十年的皇帝,過了幾十年說一不二的生活,幾十年的君臨天下,站得高讓他看的更遠,把事情看的更透徹,長期以往人難免便開始自負起來。

既然由壽辰之事知道他們有往來,現在盛淩又給他一封這樣的信,這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且如果說起‘欺君之罪’,前朝後宮,誰敢說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對他說過謊?

盛淩現在所表現出來的人設就是:和姜巖交好,想要在自己登上皇位的時候也給自己的支持者謀好處,皇商就是盛淩要給姜巖的好處。

皇商的工作在尋常商賈看來是絕好的機會,但在皇室看來,任誰做皇商不是做?都是往出掏錢拿回來東西的,而且本朝建朝百余年,還就不信什麽人敢公然的欺瞞皇室。

所以在皇室看來,皇商的選擇上真不是多大的事兒,而這事兒聖上之所以沒有如了太子的願,就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已經年邁,留戀手中的權利,同時也要讓太子意識到,即便他做了皇帝,上面也還有一個太上皇呢。

皇帝可以做決定,但永遠無法反駁太上皇的決定,父子君臣,綱常不能亂。

傅翎聽著姜巖的解釋,忽然有些後悔問出來了,這種復雜的事情不適合她,她還是安安靜靜的屈居一隅,做她的小商人就好。

把桌上那封信按照原來的折痕折好,裝進信封當中,雙手遞到姜巖面前,“日後我再也不問這些事情了,你也不要和我說,我這條小命還想要呢。”

知道的越多越危險,傅翎現在充分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以前在商場上想著的是知道越多,越是能夠百戰不殆。

可商場和朝堂一點兒都不一樣,皇帝更叠,權利交接,一不小心便會讓她一個平頭小百姓死無葬身之地,什麽都不知道,繼續做她的商賈沒什麽不好的。

傅翎一溜煙兒的沒影兒了,姜巖把信收起來,這封信是走了明面上的,不用像之前的密信一樣閱後即焚,事實上這封信也是必須要留下來的,儲君的信件,燒毀了可是大不敬。

日子一天天過著,不日林如海和賈敏也帶著黛玉回來了,林如海這次回京述職之後升官了,他現在是巡鹽禦史,官至二品。

姜巖疑惑賈敏竟然沒有留在京城等到明年春天陪著林瑾,問了之後才知道,她是連夜收拾行囊帶著黛玉從京城回來的。

“本來瑾兒和我說,寶玉整日和丫鬟姐妹們在一起廝混,讓我趁著寶玉去學堂的時候再帶著黛玉去,誰曾想特意挑了個時間之後,寶玉問詢竟然趕回來了,和黛玉在目前面前見了個正著。”

姜巖沒想到林瑾竟然這麽敏銳,直接出言阻止黛玉和賈寶玉見面,“然後呢?”

“然後當然是見面了,寶玉見了黛玉之後問了許多問題,問了有沒有字,有沒有玉,讀什麽書看什麽詩詞,吃什麽菜喝什麽湯,就差沒問她有沒有爹娘了。”

賈敏毫不留情的吐槽著,本來對賈寶玉她是很喜歡的,長得可愛喜人,又是她最小的侄子,可偏偏是個難纏不會看眼色的,當她意識到不對想要帶黛玉走的時候,他竟然還撒潑耍賴要母親留住她們。

“臨走之前我和母親說不要太過寵溺孩子,也不知道她有沒有聽進去,有沒有惱了我。”

雖然母親有可能對她生氣了,但她也只能這麽辦,黛玉是她女兒,她可不想讓黛玉和賈寶玉扯上關系,弄什麽亂七八糟的‘親上加親’。

之前賈敏只是帶入了林家主母的身份覺得賈家娶不到書香門第的女子,現在帶入一個女子母親的身份,她更加堅定了不會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那樣人家的想法,雖然那裏是她的娘家。

“怎麽感覺你現在看榮國府好像是洪水猛獸一般啊?真的有那麽恐怖嗎?”榮國府不是一日到現在境地的,而是徐徐圖之,慢慢發展而來的。

賈敏神情嚴肅,看向姜巖的目光帶著濃濃的了然,“哥哥,這不也是你當初離開京城,執意要在金陵安家落戶常住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