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賈敏的哥哥(第2/3頁)

略微有些無奈搖了搖頭,想著以後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時間來看管女兒的學業。

賈敏見林如海不說話了,去讓人準備開飯,準備明日一早林如海去上朝之後,她帶著兩個孩子去榮國府,已經有許多年不曾見過母親了,心中十分想念。

從前她在姑蘇,母親在京城,相隔千裏無法相見,現在她們都在京城,心中猶如長了草一般,恨不得立馬到母親身邊去。

但她現在不止是母親的女兒,還是妻子和母親,出嫁之後從夫家,她得先把自己家中的事情都做好了之後才能去見母親。

相比較那些出嫁之後終身無法再見父母的人,賈敏知道她已經是幸運的了,每隔幾年可以和母親相見,還可以時常通信,這是她身為國公府嫡小姐,朝中官員夫人才有的權利,平常百姓根本不可能經常通信來往。

*

因為林瑾被傷到一事,賈母讓賈政去重新整肅了學堂,一些不知根知底的學生全都送到了另外一座學堂去,本來就是因為人情才來到賈家學堂的。

而也正是因為人情才不能無情的趕回去,賈赦不在乎別人怎麽說這個國公爺,賈政不能不在乎他的官聲,於是便重新弄了一座學堂,費了些錢但他還出得起。

把那些學生分成了兩撥,知根知底的人留在了自家學堂,多請了幾位先生教,那些關系一般的,性情惡劣的便也不用那般費心了。

再者那些人家裏都是仰仗著賈家的,也不敢公然用‘有教無類’的話去反駁,只能默默的承受著,而有些學生對此還十分的慶幸,慶幸自己終於逃出了魔爪,可以不用像以前一樣被管束了。

當然這些賈政都不知道,他動作雷厲風行,在做好這些之後把事情回報給賈母,讓她老人家放心。

賈母對於賈政能夠在林如海賈敏回來之前把事情辦好很滿意,怎麽說著也算是給女兒和林家一個交代了。

“記著日後定要時刻注意著學堂的事兒,現下珠兒雖然不去學堂了,但璉兒還在,寶玉再過一兩年也要去了,那地方是重中之重,馬虎不得。”

賈政對於賈母的吩咐都是點頭應下,自從他離開學堂之後倒是從來沒有關注過學堂的情況如何,這次看下來想必珠兒之前不喜歡去學堂也是因為這些個原因。

對於兒子們的學業,賈政歷來是嚴苛的,意識到學堂有問題,眼下是解決了,但還是要記在心裏的。

“之前傷到瑾兒的那個學生也意識到自己錯了,說是想要找個機會來和瑾兒致歉,母親認為……”

“哼,不用讓他來了,想來瑾兒也是不稀罕他毫無誠意的道歉。”賈政話沒說完便被賈母打斷了。

身處宅門幾十年,賈母對於人性心思摸得透徹,這時候來道歉多半是因為形勢所迫,給同窗下毒,磨尖石頭去攻擊人這樣的歹毒之人,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改過自新。

被家裏人逼迫著來,毫無誠意的悔過道歉讓人看了就心煩,不如索性不看,樂得清靜。

見賈母這麽說了,賈政也不再多說什麽,左不過是別人傷人在先,用利器傷人,還塗了藥在上頭,雖說不致命但也可以說是毒的,他們不想原諒也是正常的。

賈政剛剛離開賈母的院子,就看到有人去請姜巖來。

姜巖的遲遲沒有離開讓賈政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按照道理來說,薛家老爺去世了,皇商的生意正是最緊要的時候,他竟然還能安然的在京城呆半個多月。

更重要的是,這半個多月裏別說太子的人了,他幾乎都沒有離開榮國府,難道他當真就不在意皇商嗎?

賈政覺得姜巖有可能真的是不在意,如果他是喜歡功名利祿的人,多年前也就不會辭官回家了,那時候官至四品,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十多年過去了,按照他的能力,怎麽說也會再升一升的。

可偏偏他就辭官了,和朝中命官相比較,皇商的確是不值一提,做的再好那也是商人,商賈終究是上不了台面的。

思索著賈政已經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專心忙著自己的事情,不在去想著賈母會和姜巖說什麽。

年紀越長他越知道很多事情實際上是不由自己掌控的,能夠拽在手心裏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很多東西不必執著,愈發執著反而會適得其反。

家宴不知道賈政的那些想法,在賈母身邊丫鬟來找他的時候跟著過去,賈母找他不是別的事兒,主要就是叮囑姜巖不要把探春的事情泄露出去。

探春的生辰沒有變過,趙姨娘哪日生的孩子自己自然是記得很清楚,這次探春回來,不知道趙姨娘怎麽的見了她一面,又開始說起了她當時‘死去’的那個女兒。

趙姨娘只是一個姨娘而已,身邊伺候的人只有那麽幾個,現在也都是賈母的人,自然而然的也就知道了趙姨娘說了什麽幹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