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賈敏的哥哥(第3/4頁)

“快去,莫要累著了,明個兒也不用來我跟前兒了,去傅家也讓外太公看看探春,自打生下來還沒見過呢。”賈母意識到她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林瑾身上,忽略了傅翎和探春,也沒有多說什麽便讓她們先下去。

傅翎帶著探春往出走,剛剛走到門口便聽到裏面賈寶玉問了一句,“表哥有玉沒有?”

一句話險些讓傅翎崴了腳,還好身邊丫鬟扶了一下才沒有讓她倒下去。

姜巖聽到這話下意識擡頭看過去,林瑾不明白賈寶玉為什麽忽然有這樣一問,但還是點了點頭如實回答,“父母自幼便告訴我玉能養人,所以我打小便戴著玉,倒是像你這樣稀罕的不曾有。”

林瑾知道賈寶玉那塊玉的由來,出生之時口中含著的一塊玉,想來天地間也就只有賈寶玉一人了。

相反賈寶玉卻不覺得他這塊玉有什麽稀罕的,和他在別處見過的玉沒什麽不同,故而對於林瑾這番話的重音聽到的是‘玉能養人’。

“我怎麽沒感覺到玉能養人?這些年我一直帶在身上,不覺得有什麽不一樣的。”

面對五歲的賈寶玉,林瑾笑而不答,賈母佯裝生氣著拍了一些賈寶玉的手臂,“凈胡說,你打胎裏帶來的,怎麽會和別的玉一樣,舉頭三尺有神明,日後這樣的話可不要再說了,讓神仙聽了去對你可不好。”

賈寶玉到底只是一個孩子,嘻嘻哈哈這事兒就過去了,轉而和林瑾說起別的話題,從小在京城不曾出去過,對於外面的世界很新奇。

而林瑾就是從外面了的,還是比他大的同輩,賈寶玉迫切的想要從他這兒了解外面的一切。

賈母見他們表兄弟聊的歡快,便讓他們去偏室聊天,不被人打擾,轉而又讓屋中其他人都下去。

眾人一見賈母如此便知道她有話要和姜巖單獨說,也都識趣的退下了。

“瑾兒是個好孩子,一身正氣現在又是舉人了,上次敏兒帶著他來的時候我就想,讓他和元春在一起,只是那時候沒來得及說,不曾想再來他就已經是定親的人了。”

除了催促晚輩生孩子,下一代最喜歡做的事情還有親上加親,記憶中賈母就一直喜歡把黛玉和賈寶玉湊到一起,現在她有了想要讓林瑾和元春在一起的想法也很正常。

只是她終究是晚了一步,林如海早就給林瑾定了親,是姑蘇一家比林家稍遜一些的書香世家,不如賈家這樣高門大戶,家中也無人在朝為官,但據說家風很正。

想來按照林如海的目光,選的未來兒媳婦也是不會差的,而且賈敏也見過那女子,說是樣貌清秀氣質如蘭,是屬於長得沒有多美.艷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類型。

“母親說晚了,如海已經給瑾兒定了親,恐怕是無法退親,讓元春嫁給瑾兒莫說是妾室了,就是平妻也是不行的。”

林如海是當朝四品,賈政是五品,雖說林如海官職更高,但元春到底是國公府的姑娘,林家是沒有任何爵位的,斷然沒有讓國公府的姑娘去做妾室的道理。

賈母一聲嘆息,“我倒是希望元春嫁給瑾兒做個平妻,讓上次一來她便不用入宮了,在宮外最起碼還有相見之日,可到了皇宮當中又得是哪輩子才能見到面兒?”

“入宮?”對了,他想起來了,元春是進了宮的,還做了鳳藻宮的賢德妃,而賈家的滅亡是從她去世的時候開始的。

“元春今年才十三歲,但根據規定,但凡是官員的非獨生女,滿十六歲之後都要入宮參選,即便是不入宮為妃,也是在宮中做女史,需滿二十五歲才能出宮,十六歲到二十五歲,那可是整整九年啊。”

可以用說這種規定相當的不通人性了,但在皇室來說,這也正好體現了作為皇家的威嚴,而且歷朝歷代都有選妃機制,並非本朝獨一份。

“母親也莫要傷懷了,當真便沒有別的辦法了,這不是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再想想總會有辦法的。”姜巖遞過去一杯茶安慰道。

賈母搖搖頭,用計謀逃避選秀一旦被發現了那就是欺君之罪,如果想要不參加選秀只能讓賈政不做官,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元春兩年之後入宮,再過十一年滿二十五歲才能出宮,也不知道那時候我還在不在了。”

“母親快別說這種喪氣話了,兩年時間會發生很多事情,船到橋頭自然直,說不定到時候就迎刃而解了。”姜巖心中謀劃著兩年之後選秀應該是給盛淩選妃。

如果他去求盛淩,會不會讓盛淩網開一面,畢竟賈政能力有限,對於盛淩來說只是少了元春一個秀女而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秀女在呢。

當然這話現在不能對賈母說,萬一盛淩不答應呢,給她希望再讓她失望太過殘忍了,現在只能快速轉移話題,說起探春的事情,說起這段時間聖上誇了他獻上的壽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