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清穿四爺的哥哥(第2/4頁)

如果不說著是胤禛的文章,他們還要以為這是姜巖的,按照姜巖平日裏軟綿重情義的性子,這麽寫倒是很符合,胤禛應該是那種固勇向前的,那才符合他平日板著一張臉,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樣子。

太子和胤禵都沒有注意到,康熙落在他們二人身上的目光有了些許的變化。

他的這些兒子生長的都太順利了,從出生開始就是天之驕子,沒有經歷過戰爭,對大清的國力有著超乎尋常的自信,不管是太子的‘法外開恩’還是胤禵的‘證據確鑿’,他們都是建立在‘大清國力強’的基礎上,認為事態如何發展,會和他們所預想的一模一樣。

殊不知這其中的變數還是很多的,而那些變數即便是他這個皇帝都有可能掌握不了的,更何況他們只是皇子了。

同時也正是因為掌握不了變數,能夠掌握的也就只有自身了,胤禛的文章看起來幼稚天真,但卻能夠切中要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永遠是第一條。

太子和胤禵現在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國事上了,身不修家不齊只想著治國平天下,又如何能夠成功?

康熙萬幸這題讓皇子們以此為題寫一篇文章,不然這些毛病還看不出來,既然現在知道了症結,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並且康熙還對胤禛進行了表揚,給了賞賜,而在說起那篇文章的時候,胤禛卻說那些都是姜巖告訴他的,正是因為沒有每一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代,所以能做好的只有自身而已。

“可是你三哥的文章平平無奇,都是一些泛泛之談,莫不是他有意欺瞞與朕?”康熙故意問道。

胤禛面無表情的小臉兒立馬焦急起來,連忙跪下,“皇阿瑪恕罪,三哥他絕對沒有欺瞞皇阿瑪,可能是三哥他在寫文章的時候沒有想那麽多而已。”

“你不用緊張,朕又沒有怪你三哥。”康熙把胤禛拉起來,不得不說胤禛小心翼翼,動不動就請罪的樣子和德妃還真像,即便是沒有養在身邊也是親母子。

不過胤禛的話終究還是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在胤禛走了之後又讓人去把姜巖叫來,他倒是很想知道,胤禛都能受姜巖的影響,為什麽他些文章的時候卻平平無奇?他可不信就像胤禛所說的沒想那麽多而已。

“四阿哥,該去永和宮了,德妃娘娘還等著呢。”見胤禛看著養心殿出神,身邊的小太監提醒道。

胤禛收回目光,起身前往永和宮去給德妃請安,剛剛他聽到有小太監去阿哥所請三哥了,心中有些懊惱和皇阿瑪說了那麽多,也不知道皇阿瑪會不會懲罰三哥。

暗中在心裏記著,一定要謹言慎行,以後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三思而後行方得長久。

雖然這麽告訴自己,但心裏有事兒,終究會走神,在永和宮裏有些心不在焉的。

德妃見他如此,指了一盤點心讓宮女放到他面前,“剛剛在養心殿,皇上可有批評你了?”

“沒有,皇阿瑪沒有批評兒臣。”胤禛說道。

“那你為何頻頻走神,有什麽事兒不妨和額娘說說。”

對上德妃關切的目光,胤禛張了張口又有些猶豫,但還是將養心殿發生的事情告訴德妃,“額娘,我會不會害三哥被皇阿瑪責罵?”

“不知道,聖心難測,誰也不知道皇上是怎麽想的。”德妃如實說道,“你只需記住‘伴君如伴虎’就是了,在皇上身邊說話做事都要小心謹慎,‘天子一怒浮屍千裏’不止是說說的。”

她出身卑微,就是因為謹記著這兩條,才讓她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

胤禛把德妃的話記在心裏,這兩句話他在書本當中看到過,但是從德妃口中聽到,才感覺的確是和當今皇上,他的皇阿瑪關聯上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德妃派去養心殿附近等候消息的人才回來,“三阿哥已經從養心殿出來,回阿哥所去了,沒有聽到皇上斥責三阿哥的事情,娘娘和四阿哥可以放心了。”

話雖然這麽說,但養心殿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還不知道,胤禛匆忙對德妃行禮告辭趕往阿哥所。

德妃看著桌上那一盤不知不覺被胤禛吃了大半的點心,“緊張便會不自覺的吃東西,這孩子身上總算是有點兒煙火氣兒了。”

會緊張了,不再是泰山崩於前不限於色的樣子,像是一個孩子了。

“娘娘不擔心三阿哥嗎?如若皇上當真斥責三阿哥可怎麽辦?”珠繡疑惑問道,從始至終德妃都沒有問過姜巖一句,之前她明明很關心的。

“擔心有什麽用,皇上的命令又豈是你我能夠隨意更改的,知道沒用索性就不擔心了。”德妃隨意說道,擔心是一回事兒,知道無法改變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讓人給惠妃送去的點心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