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漢才秦用

“孔子讓君王施行仁政,墨子讓人們互相愛戴,老子告訴大家不要爭利。”

“可是我認識一位聖賢,他不善言語,他不能勸說君王該用什麽樣的制度,他也不能告訴百姓們當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與他人相處。可是我從不曾見過有德行和功勞像他這樣的人啊!他整日穿著破舊的衣裳,帶領著自己的弟子們不穿鞋子走在耕地裏,耕地裏的荊棘也不願意傷害他啊!”

“管子裏說: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如此看來,能讓百姓的糧倉充足的人,定然是要比教會他們禮儀的人要更加重要,古代的神農,如今的展,就是這樣的人……”趙括親自為展所書寫了祭文,宣告天下,農家的人向來是沒有辦法來名流史冊的。

大概是因為他們只會做,而不會說,他們不能寫出太多文章來,也沒有辦法一天到晚去拜見君王勸說他們,故而他們也就如此被淡忘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唯一留名的許子,留名的原因居然還是因為與孟子的辯論,這未免是有些可笑的。趙括不希望這樣的人就如此被遺忘,在莫大的悲痛之中,趙括寫下了祭文,這也是他第一次書寫祭文。

皇帝大驚,在與李斯等人商談之後,追封展為徹侯,讓這位在無形之中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得到應有的尊敬。展若是聽聞了這些,大概也不會太開心,他向來就不在意這些,不然,就憑借他弄出的那些農業技術,徹侯的位置怎麽也能拿到手。展畢生的願望,就是讓天下百姓們吃上一口飽飯。

在這一點上,他與趙括有著驚人的相似,故而,兩人也是很好的朋友。

趙括的朋友又少了一位,在偌大的鹹陽裏,趙括與呂不韋這兩個老頭互相依偎,他們常常會回憶從前的過往,說起當初威懾天下的武安君,說起讓人驚懼的應侯。呂不韋如實的告訴趙括,比起武安君,他更害怕應侯範雎,那是一個不擇手段,腦海裏只有利用,總是想著一石多鳥的冷血狠人。

呂不韋說自己初次拜見他的時候,看著範雎臉上的笑容,一時間毛骨悚然。

而趙括卻說,他很憐憫應侯,應侯是一個可憐的人。若是當初的魏齊沒有那樣羞辱他,或許天下就不會出現那麽一位兇殘狡詐,令人喪膽的秦相了……而魏國丟掉原先的地位徹底走向衰落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除卻魏無忌時期,魏國就再也無法擊敗自己的任何一位敵人了。

兩人的談話,總是被服侍呂不韋的一位小吏所記錄下來。

兩人什麽都說,小吏所記錄的紙張都快放滿一個屋子了。

兩人常常點評過去的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人,從應侯武安君,到趙國的那些老將軍們,再到其他國家的那些賢人,如龍陽君,如春申君,如景陽這些人。

丞相府內,李斯眯著雙眼,打量著不遠處正在辦公的年輕人,這位年輕人喚作蕭何,趙括幾乎沒有多說什麽,就將他丟在了自己這裏,還要自己好好培養,這是……給自己找了個繼承者?李斯最開始還以為這個年輕人是趙括的弟子或者親戚,可是在談話裏得知,這位年輕人來自楚地,與趙括沒有任何關系。

他本來是找趙括求學的,結果武成侯就將他給送到了這裏。

李斯實在是無法理解武成侯的用意,直到他開始安排這位年輕人做事的時候,他才是被嚇了一跳,這位年輕人過目不忘,看文書就跟喝水一樣,翻一翻就全部記住了,而且往後無論是什麽時候,李斯忽然詢問,他都能回答出來,對答如流。張蒼有些不服氣,也想要跟著他那樣來學習,結果卻什麽都看不下去了。

兩人還是不太一樣,雖然都屬於博覽群書,涉及範圍廣泛的能人,可是張蒼是因為喜歡讀書而讀書,蕭何則是為了增加知識而讀書,張蒼讀書更認真,所讀的閑書比較多,而蕭何則是讀一些專業性書籍。不過,應該還是蕭何比較厲害,畢竟張蒼是有著良師指導,而蕭何則是自學成才。

李斯本來還以為不然,光能背書有什麽用呢?還得要會用,只是會背,到最後也難免會是韓非這樣的“無用之人”,可是,蕭何所表現的不只是驚人的記憶力,他做事條理清晰,效率很高,李斯給他下達的任務,他解決起來比張蒼還要快,這讓張蒼非常的郁悶,同樣是年輕人,兩人都有著傲氣,不願意低頭。

只是,蕭何的成長速度太過驚人,而張蒼這個超長待機還沒有讀完他該讀的那些書,這就導致目前的蕭何在各方面上來完全碾壓張蒼,當然,即使是在真正的歷史線裏,張蒼雖然很厲害,可比起蕭何,大概還是要差一些。蕭何的內政本領,是包含了理論與實踐,他兩個都行,當然,側重點是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