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華夏糧倉

呂不韋拄著拐杖,最後一次深情的凝望著這王宮。

還記得當初公子異人風華正茂,牽著自己的手,大步走進這裏,許諾要將最富裕的南陽作為自己的食邑。

還記得他們兩人野心勃勃,想要一同完成一王天下的大業。

還記得異人逝世之前,那不甘的模樣……呂不韋苦笑了起來,自從公子逝世之後,仿佛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意義,再也沒有人像他那樣信任自己,那種互相成長,彼此為對方的成就而歡呼的場面,再也沒有了。他長嘆了一聲,在左右的服侍下依依不舍的走出了王宮,時不時的回過頭,看一看身後。

趙括早在王宮門口等待著他,看到走出來的呂不韋,他笑著說道:“恭賀,您終於可以放下政務,做一些您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了……”呂不韋一愣,苦笑著說道:“我這個年紀,還能做什麽事情呢?”

“這些年來,除卻政務之外,難道您就沒有什麽很想去完成的事情嘛?”

呂不韋呆愣了許久,忽然,他說道:“我忘了……”

當呂不韋不再是丞相後,他的府邸也就變得空蕩蕩的,再也沒有什麽賓客來拜訪他,來看望他最多的,反而是從前很少會前來的趙括,兩人坐在一起,引經據典,作為同時代最傑出的兩個雜家大師,同時也是非常擅長吸收接納,兩人還是有著很多的話題,兩人常常從歷史開始聊起,隨即聊到制度,聊到文化,說上幾個時辰都不覺得疲憊。

兩人的談話和辯論,不太像是辯論,也不像是商談,就是各自訴說自己心裏的那些言語,說出自己的想法。趙括更多的還是會集合自己後世所學,暢談心扉,說出自己對未來的擔憂,包括土地兼並問題,地主豪強問題,世家門閥問題,當然,也會提出自己對過去和未來的看法。

以後來的目光來看待從前的歷史,以現在的眼光來眺望不可知的未來。

兩人卸下了一切的包袱之後,言談非常的隨意,呂不韋也是說出了很多自己的理解,他正興高采烈的說著秦國將來制度過渡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向之類,而服侍在呂不韋身邊的小吏忽然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將兩人的對話給記錄下來。對於小吏的行為,無論是趙括還是呂不韋,都沒有多說什麽。

他們的聊天範圍非常的廣,而且一直都在跳躍,這給記錄的小吏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小吏沒有辦法像韓非那樣進行整理,那就只能如實的記載了。

“等到戰爭結束,過去那些軍功貴族就會成為地方的豪強……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土地,那就要去打仗,可是戰爭不是總是有的,過上百年的時候,這些人沒有辦法從戰爭裏獲得軍功,他們就只能通過其他辦法來獲取土地……除非是采用一種新制度,當地方出現豪強之後,就將他們遷徙到別處去……這樣看起來很不公平,卻是暫時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而您看如今我的家族,王翦,蒙武這些人,等到百年之後,這些家族可能就會變成勢力很大的世家門閥,他們的出現會造成對知識和人才的壟斷……”

“只要如今的學室制度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情況就應該不會出現吧?”

“還是得要讓更多人接受教育……”

“我覺得,君王時代的歷史,就會是地方與中央,君王與大臣的爭鬥……趨勢定然是中央集權越來越強盛,君主專制逐漸走到頂峰……”

趙括的生活總算是沒有過去那麽勞累了,國內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都可以接替他的工作,他每天就是看一看推廣的事情,跟呂不韋聊聊天,再詢問戰爭的事情之類的。就在這期間,王翦攻占燕國,與東胡交戰的事情也傳開了,趙括不假思索的判斷王翦一定會重創東胡。

果然,不久後傳來消息,王翦在燕地重創東胡,在殺的東胡逃出長城之後,王翦又繼續追擊,蒙恬和李信作為先鋒追殺東胡王,到最後,是蒙恬射殺了東胡王,帶回了他的屍首,而李信卻因為迷路,只能將這大功拱手相送……王翦居然殺死了東胡王,這是眾人所沒有想到的,大概東胡自己也沒有想到。

只能說,王翦死克東胡的群狼戰術,東胡的群狼戰術是拉開戰線打突進,而說起拉開戰線,那王翦就要說道說道了,當初他跟李牧在河內作戰的時候,他拉開戰線打得李牧節節敗退,險些就覆滅了趙國,對比李牧,這些胡人實在算不上什麽……王翦指揮著各地的軍隊,先是挫敗了那些小部落,又把他們裝進麻袋裏,拳打腳踢……

最可憐的就是東胡王,東胡王本身的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奈何,他運氣不好,想要進攻襄平,一頭撞上駐守在襄平的王翦主力,足足十萬人的主力,追著東胡王五六萬人猛捶,東胡王讓各地的部落前來救援,王翦就圍點打援,坐等對方送人頭,最後,他將東胡的殘余趕出長城之外數百裏,東胡王的頭都被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