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我們的荀子(第3/3頁)

老人挺直了腰板,這才說道:“我知道的道理是:人的本性是惡的,善良的行為是通過後天努力達到的。人的本性從一生下來就有貪圖私利之心,順著這種本性,人與人之間就要發生爭奪,也就不再講求謙讓了……”

“所以,彎曲的木頭一定要通過工具的熏蒸、矯正,然後才能挺直;不鋒利的金屬器具一定要通過打磨才會鋒利。人‘惡’的本性,一定要依靠老師、法度的教化,然後才能糾正……”

老人說著,而坐在他面前的數十位弟子,卻是認真的聽著,忽然有弟子起身,反駁道:“我聽聞,孟子說,人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人本性是善的。”

老人惱怒地說道:“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這是因為不曾懂得人性,不了解本性和後天人為的區別。本性,是天生的,是學習不來的,也不是後天人為的。禮義,是聖人制定的,通過學習人們就能得到,經過努力就能做到。不可能通過學……”

“我聽聞,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們作惡只是由於喪失了本性的緣故。”

“這樣說法是錯誤的。如果人的本性生下來就脫離了它固有的自然素質,那就一定要喪失本性。所謂本性善良,是指不離開他的素質而覺得他很美,不離開他的資質而覺得他很好……”

荀子花白的胡須亂顫,他指著面前的弟子,全力的“詆毀”著上一位儒家聖賢的主張,有些時候,弟子們覺得,若是兩人在一個時代,一定會有很意思,兩個辯論大家,坐在一起吵起架,哦,不對,是辯起論來,那顯然是很有趣的。有弟子再次起身,問道:“人性惡,那麽禮義是從哪裏產生的呢?”

“凡是禮義,產生於聖人的後天努力,而不是產生於人的本性。所以,陶器工人用沾土制成陶器,那麽陶器產生於人的作為,而不是陶器工人的本性。木匠加工木材制成木器,那麽木器產生於木匠人為的努力,而不是木匠的本性……”

荀子連續的回答了數個學生的問題,便開始氣喘籲籲,他也老了,沒有從前那樣能夠說的眾人啞口無言的體力了,看到荀子喘氣,弟子們也就不敢再詢問,荀子坐在簡陋的木榻上,打量著面前的弟子們,在人群之中,他將名叫到了自己的身邊,他看著名,認真地說道:“我是代替公孫龍來收你為弟子。”

“名家雖然是個沒有什麽用的學派,可是我還是很希望你能將其發揚光大……不要就此中斷。”

聽到荀子的話,名皺著眉頭,起身說道:“名家的邏輯學,是一切學說的根基……我們給萬事萬物確定概念……您怎麽可以說名家是沒有用處的學說呢?”

荀子聽聞,頓時咧嘴一笑,他點了點頭,說道:“好。”

老人緩緩閉上了雙眼。

狂風掠過,吹起他花白的頭發。

天空之中雷鳴四起,很快就滴落起了小雨。

仿佛天地都在為聖賢的離開而落淚。

當弟子們發現老師不再回答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渾身顫抖著,跪坐在老師的面前痛哭了起來。

在齊國郊外的一處院落裏,一位聖賢坐在簡陋的木榻上,平靜的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那輝煌而精彩的生命。

可是他又或許從來就不曾離開。

你聽,他就在我們的身邊。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